内经治失眠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什么

失眠的原因 2025-08-12 11:030治疗失眠www.shimianzheng.cn

在《黄帝内经》中,失眠被称为"目不瞑"、"不得卧"或"不得眠",这些术语均指向睡眠障碍的核心表现。以下是具体分析:

1. 病名溯源

《内经》将失眠描述为"目不瞑"(闭目困难)、"不得卧"(无法平躺入睡),这些称谓揭示了失眠的不同症状维度。其中"不得卧"更强调躯体不适导致的卧位困难,而"目不瞑"则侧重心神不安引起的入眠障碍。

2. 病理机制

《内经》认为失眠与阴阳失调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

  • 卫气运行异常:"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若卫气滞留阳分不得入阴,则导致清醒
  • 脏腑功能失衡:特别是"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失调)、"肝藏魂"功能异常(肝血不足或肝火扰心)等
  • 气血虚实:"阳气盛则寤,阴气盛则寐",阴虚阳亢或气血不足均可致病
  • 3. 经典疗法

    《内经》记载的半夏秫米汤是现存最早的治疗失眠专方,通过祛痰和胃、调和营卫来改善睡眠。其组方简单(清半夏+秫米),强调睡前1小时服用以顺应人体气机变化。现代中医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多种调理方法,包括食疗(小米粥、酸枣仁)、穴位按摩及四物汤等方剂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内经》对失眠的认识已形成完整理论体系,将睡眠障碍分为不同类型(如"不寐"与"多寐"),并指出需根据具体病因(情志、饮食、年迈体虚等)采用差异化治疗方案。这些理论至今仍是中医治疗失眠的重要指导原则。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