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科技端牢中国饭碗

生活常识 2025-06-24 19:21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经过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与深化应用,我国粮食生产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构建了坚实的“藏粮于技”现代农业支撑体系。这一成就不仅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的稳定,也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下是具体的关键举措和成果:

一、科技创新引领产能飞跃

全国粮食产量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持续攀升,2024年首次突破1.4万亿斤的历史高位。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的提升也极为显著,超过72%,农机总动力较2012年增长了36%,达到了惊人的11亿千瓦。先进的技术如北斗导航、5G通信技术已经实现农机的无人作业,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以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为例,其综合机械化率更是高达99.8%,成为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典范。

二、生物育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在生物育种领域,我国科研人员运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赤霉病小麦“中科163”系列,这一突破为作物抗病抗逆提供了重要支持。基因编辑技术为作物植入了“温度感应器”,使得水稻、番茄等作物在逆境中也能实现稳产。“南繁硅谷”和太空育种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拓展了种质资源,推动了口粮从“吃饱”向“吃好”的转型升级,如散花型西蓝花、樱桃番茄等新品种的推出,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三、智慧农业体系构建成果显著

智慧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通过遥感监测建立的智慧农业系统,如友谊农场的智能管控平台,能够实现地块坡度、肥力等数据可视化,为精准施肥和灾害预警提供有力支持。我国已形成了“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中小主体”四维技术转化体系,加速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的转化过程,推动了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政策与机制保障农业生产稳定

为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我国实施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遏制“非农化”“非粮化”现象。推广低蛋白食粮技术,挖掘油料作物潜力,完善粮食补贴政策,激发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构建了完善的稳产支持体系。

我国正通过科技创新、生物育种技术的突破、智慧农业体系的构建以及政策与机制的保障,实现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双提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