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放弃对AMC院线控股权
万达集团在2021年3月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策,那就是放弃对AMC院线的控股权,将其持股比例和投票权从约40%降至9.8%。这一决策背后的故事和影响究竟如何呢?让我们来一竟。
一、减持的背景与动因
万达集团面临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局面。AMC院线在2020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全年亏损高达46亿美元,主要受到疫情的影响,影院停摆,观影需求锐减。在这样的背景下,万达做出了减持AMC股权的决策。万达在2021年2月将持有的B类普通股转换为A类普通股,使其具备流通性并逐步减持套现。这一操作被认为是万达优化资产配置、收缩海外布局的策略性调整。
二、历史回顾与战略演变
万达集团收购AMC院线的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在2012年,万达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MC 100%的股权,并承担其债务,这是当时中国文化产业最大的海外并购案,旨在构建全球院线版图。收购后,万达通过AMC陆续并购了欧洲、澳洲等地区的院线,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院线运营商。AMC长期负债经营,加上疫情的冲击,财务危机进一步加剧。
三、减持后的影响
虽然万达集团放弃了AMC院线的控股权,但仍然是其最大的单一股东,并保留两个董事会席位,对管理决策仍有一定的影响力。截至2021年5月,万达通过减持AMC股权已累计收回14.76亿美元,相较初始投资实现近一倍的收益。此次调整被视为万达跨国院线战略的收缩标志,也反映了传统影院模式在流媒体冲击和疫情下的脆弱性。
四、外部因素与市场反应
除了万达集团内部的因素,外部因素也对这一决策产生了影响。2021年初,AMC因美国散户“逼空”浪潮股价暴涨近10倍,客观上为万达减持提供了有利的窗口。影院产业也面临着内容供给不足、观影习惯改变等结构性难题,万达退出控股权或许预示着行业整合的加速。
万达减持AMC控股权的决策是多重因素驱动的结果。这一决策既包含了应对短期财务压力的需要,也反映了对影院行业长期前景的审慎判断。无论是对于万达集团还是整个影院行业来说,这都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