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多用为什么对大脑不好吗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现代生活方式,依赖各种高科技工具,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专注、更高效,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许多研究人员提出,人类的大脑并不擅长处理两个或更多的任务,即所谓的“一心多用”。
实际上,当人们在尝试同时处理多个复杂任务时,如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他们的大脑表现可能并不理想。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大脑、认知和行为实验室主任David E. Meyer博士指出:“这种情况下,必然有一方面会受到影响,要么是通话质量,要么是驾驶技术。”
不仅仅是在驾驶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心多用无论做什么都会让人变得低效。Meyer和他的同事在十年前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一心多用实际上会降低效率,而不是提高效率。与专注于一件事相比,一心多用会增加完成复杂任务的时间。
那么,一心多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你从沙发上站起来去冰箱里拿零食时,突然电话响了,你停下来接电话,接完电话后发现自己站在厨房里,却忘记了拿零食的初衷。
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展示了最简单的一心多用模式是如何干扰我们的大脑处理即时信息的。这种处理被称为“缓存记忆”。旧金山加州大学神经学、生理学、精神病学副教授Adam Gazzaley解释说,由于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这种分散注意力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研究表明这极大地破坏了我们的注意力。
在一项研究中,斯坦佛大学的研究者要求学生完成在线调查问卷,根据他们使用各种媒体的情况将他们分为重度媒体使用者和轻度媒体使用者两组,并比较两组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结果显示,重度媒体使用者更难以从环境中筛选出无关的信息,他们更容易分心,并且在任务之间转换时更难保持专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心多用可能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影响,但年龄越大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干扰。Dr. Gazzaley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一项实验,让年轻人和年长者先观看一幅图像,然后通过另一项认知任务干扰他们,最后测试他们对图像内容的回忆。实验结果显示,年长者的“缓存记忆”受到更大的影响。
那么青少年是否更擅长一心多用呢?那些从小就在使用多种媒体的孩子可能在多任务处理方面表现得更好,但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儿童心理健康分部大脑影像部主任Jay Giedd博士表示,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青少年是多任务处理的大师。他们可能付出的代价不像成年人那么高,但在尝试同时处理多种任务时,他们的表现可能并不如专注于一件事时那么出色。
根据Henry J. Kaiser家庭基金会的一项报告,青少年每天平均使用各种不同的媒体7.5小时,但他们在这段时间内实际接触到的媒体内容可能超过10小时45分钟,因为他们经常同时接触两种或更多的媒体。
Dr. Giedd指出,关于更小年龄的孩子是否比大一点的孩子更能胜任多任务作业的问题仍然存在争议。通过对大约3000名未成年人进行超过7000多次核磁共振成像检测来研究他们的大脑发育,Dr. Giedd的研究团队已经取得了一些有趣的发现。尽管这些孩子们在多任务处理方面表现出色,但他们的表现可能受到了压力的影响。一心多用的行为本身就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孩子们为了完成任务可能会承受更大的压力。此外睡眠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压力源和压力因素之一。因此孩子们可能会为了完成任务而熬夜导致身心疲惫不堪承受压力的重负。因此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处理各种任务过于在意自己的表现不断挑战信息处理的极限可能会导致慢性压力的产生并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一心多用的局限性并尝试在必要时专注于一项任务以提高效率和减少压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