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八一学院「国家开放大学八一学院

生活常识 2025-04-08 19:18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传承老精神,弘扬红色基因成都七中八一学校的故事

来源:学习军团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从四川乐山河边街到成都的茶店子,校址几经变迁,校名也多次更迭,但弘扬老精神始终是四川省成都七中八一学校的自觉行动。

今年暑期,某边防团副团长郑鹏海的儿子郑山川转入这所学校就读。成都七中八一学校,其前身十八军子弟小学,自1950年初便为进军边疆做准备,始终为边防军人子女教育服务。历经71载风雨兼程,该校已经培养上万名高原边防军人的子女。

这所由成都七中直接整体领办的公办学校,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是军地共同打造的“领办”模式的生动体现,也是军民协作的创新之举。学校坚持“求是求新、思源致远”的办学理念,以“诚、爱、严、新”为校训,致力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社会培养优秀公民、为国家输送栋梁人才。

军地双方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全面建设得到迅速发展。近日,军区领导再次到学校调研,主持召开项目工作推进会,使学校教职员工备受鼓舞。

走在校园热闹的走廊上,第三四节课的课间休息时,一阵悦耳的钢琴声传来。只见楼梯旁的钢琴前,一名女生正专心致志地弹琴。这样的场景在这里习以为常,体现了学校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所有资源向全体学生开放的办学风格。

学校不仅遵循成都七中的“领办”模式,还深入实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从“博雅书吧”到“拿云书吧”,无不体现出学校对文化建设的重视。这一系列的举措和政策优待,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军队,体现学校独特的军味特色。

在这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精神得到发扬光大。每一名在这里学习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这种精神的熏陶和影响。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阵地。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每一个梦想都能在这里起航。学校以小规模、高品质、精品化的定位,精心构建了领雁课程体系,旨在通过必修和选修两条线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德育引领、学科奠基、自主扬长的三大板块下,实施分类拓展、分级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模式。为理科特长生搭建了一个长远发展的优质平台。学校还开展了STEAM课程,跨学科应用和整合知识,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紧跟时代步伐,借助高校资源,努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这背后蕴含着家长们的信赖和赞美。“子女进成都七中八一学校就读,我们当家长的很放心!”边防军人的由衷赞叹背后,是对学校“军人味学术气”的高度认可。学校也因此赢得了许多荣誉,如全国首批传统文化进校园试点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等。

高原的日光和雪域的风霜,给驻守高原哨所的边防军人们留下了岁月的印记。他们与家人的聚少离多,使得子女教育成为他们最挂心的事之一。为了支持边防军人,成都七中八一学校的教师们主动行动,为军人子女提供更多的关心和教育支持。在无名湖哨所,教师们被十八军的历史深深打动,共同表达了一个心愿:为边防军人的子女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教育。

在成都七中八一学校,许多教师主动延长工作时间,为军人子女提供额外的辅导和陪伴。他们不仅教授知识,更是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和情感。这种真心的付出,让许多边防军人深感感动。“懂得了军人的奉献,就懂得军人子女教育的重要。”教师们的真情告白,坚定了卫国戍边的信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创新试点班”的资格生名单公示后,成都七中八一学校立刻沸腾了。两名学生入选,其中一名还是边防军人的子女。这一成就背后,是学校的优质教育和教师的辛勤付出。对于曾经的热闻边防军人子女考上重点大学,如今已经成为常态,这背后是学校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走进成都七中八一学校,那座矗立的“致远楼”见证了无数学生的辉煌成就。它是学校的标志,也是学生们追求卓越、实现梦想的起点。学校的优质教育和真情付出,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被重视和关爱。这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军地名校的真正含义不仅是对学术的追求,更是对品质和情感的培育。在过去的几年里,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成为了一个孕育梦想的摇篮,为众多军人子女提供了通往顶尖学府的机会。据统计,近三年来,该校有高达34名军人子女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的“双一流”高校。更令人敬佩的是,不少军人子女追随父辈的脚步,成功考入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军事名校。

这一成就的背后,闪耀着“致远楼”的荣光。这座中学部教学楼承载着全体教职员工的殷切期望。“致远”二字,如同明灯,指引着学生们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这一切的辉煌,并非偶然。它源于成都七中八一学校不懈的创新实践。在军地各级的支持下,学校不仅无条件接收边防军人子女入学,还招收地方优秀学生共学。这一独特的“共学”模式,既丰富了学校的生源,又营造了竞争氛围,促使军人子女与地方优秀学生在学习中相互激励、取长补短。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文理双修、德才兼备的教育目标。学校多措并举,通过日常锻炼和特色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每天1000米的师生晨跑、每学期的军训、长途徒步拉练以及生存技能培训等,都是学校用富有军味的方式传承军人品格、弘扬红色基因的具体举措。

就在去年12月,高考冲刺阶段紧张而激烈。高三年级的师生们放下书本,投身自然,进行了一场15公里的野外拉练。学生黄娜婷在作文中深情地写道:“路途越是山穷水尽,我们越要势如破竹。”这充分展现了学校如何通过特色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磨砺他们的意志。

(学习军团..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在传播这一消息的也向广大读者传递了成都七中八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教育理念。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一所承载着梦想与期望的学校。在这里,每一位师生都秉持着“致远”的精神,不断追求卓越,创造辉煌。在这里,军人子女的梦想得以延续,红色基因得以传承。这所学校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对“致远”精神的最好诠释。

上一篇:松山千春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