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东西大学很烂吗「韩国东西大学世界排名」

生活常识 2025-04-07 17:45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中新社首尔6月28日电,专访韩国汉学家、韩中戏剧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吴秀卿:戏剧如何搭建韩中人文交流之桥?

中新社记者刘旭报道,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五届中国戏剧朗读演出”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优秀戏剧作品如《红马与拥挤》《曹操与杨修》《茶馆》等在韩国首尔舞台上的精彩演绎。作为戏剧朗读演出项目的发起人和《茶馆》韩文版译者,吴秀卿教授接受了中新社的独家专访,分享了她如何通过戏剧交流推动中韩文化产业交流互鉴,以及如何通过戏剧搭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桥梁。

谈及为何选择中国戏剧作为研究领域,吴秀卿教授深情回忆道:“我从小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大学期间,我学习了汉语并深入研究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我特别喜欢戏剧,因此当我接触到中国戏剧时,便被其广袤的世界所吸引。”吴教授表示,中国戏剧从人民的生活到文学层次,再到舞台艺术层次,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这也激发了她进一步和研究中国戏剧的动力。

谈及在韩国推介中国戏剧的原因,吴教授表示,韩国传统社会里戏剧并不发达,而中国戏剧世界丰富多样。她希望通过推介中国戏剧,让韩国观众了解并欣赏中国的文化瑰宝。她认为中国戏剧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积累和浓缩,通过这一艺术形式可以增进两国人民在精神层面的相互理解。

关于为何选择戏剧朗读演出这种形式来推介中国戏剧,吴教授解释说这是她多年准备并等待时机的结果。她希望通过一种更直接、更贴近一般观众的方式介绍中国戏剧。朗读演出能够传达剧本的味道和价值,而且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推广方式。韩国观众对中国戏剧的热情和接受度给了她很大的信心,这也促使她自2018年开始举办中国戏剧朗读演出活动。

吴秀卿教授还分享了她的亲身经历和经历过的挑战。她第一次到中国是在1991年,从那时起她与中国的戏剧界建立了深厚的联系。她感慨道:“许多老师已经离世,但他们给予了我现在的活动基础与无言的支持力量。”她还提到,尽管两国在文化领域存在一些误解和冲突,但这恰恰是因为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不够。她更加坚定地认为推介中国戏剧是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吴秀卿教授的分享,我们不难发现她对中韩文化交流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她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意义。正如她所言:“我想让两国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互增理解。”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中韩两国在文化交流领域的更多合作与互鉴。尽管此项戏剧活动仅办至第五届,但因其卓越的品质和口碑,已一跃成为韩国国内备受赞誉的戏剧活动之一。对此,我深感骄傲并充满信心。

《骆驼祥子》的剧照,由中新社发布,生动展现了戏剧的魅力。

对于中新社记者的提问,关于如何从中国众多的戏剧中挑选出参加戏剧朗读演出的剧目,吴秀卿表示,选择剧目是一项极为困难的任务。一方面,他们会参考协会中国戏剧专家多年来的关注经典剧目;另一方面,也会参考中国戏剧界朋友的推荐当代剧目。经过深入的讨论和翻译,再一同轮读修改,最终呈现较为完整的、令人满意的翻译剧本。

今年,他们推出了独幕剧合集《红马&拥挤》、新编京剧剧本《曹操与杨修》和老舍大作《茶馆》三部作品。吴秀卿特别提到,选择独幕剧是新的尝试,更能展示中国戏剧的丰富性。而老舍先生是她非常尊敬的一位作家,今年也是韩中建交30周年,所以她通过推广老舍先生的作品,向这位文学巨匠表达敬意。

除了戏剧朗读演出活动,他们还配套推出了《中国戏剧丛书》翻译出版活动。这套丛书现已出版至33册,并计划至少出版至50册。吴秀卿表示,她的目标是将中国最好的、最值得介绍的剧目囊括其中。他们还会参与到朗读演出活动的制作中,提供文化翻译和制作方面的帮助。吴秀卿强调:“我们做的是选剧、翻译、制作三个层次、三个阶段的工作。”

谈及在韩国推广中国戏剧的便利与困难时,吴秀卿表示,由于韩中之间存在东方文化的共同点,韩国观众对中国戏剧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例如,《春香传》中的故事与中国的一些才子佳人剧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共鸣无需言语表达。推广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如著作权的复杂问题,一些经典剧目的翻译介绍仍无法实现。

对于戏剧在促进中韩文化交往中的作用,吴秀卿认为戏剧的力量超乎想象。通过戏剧演出,韩国观众能看到人类的普遍困境,从而产生共鸣。她希望通过推广中国精品剧作,让韩国观众认可这些作品。她也期待未来两国之间的戏剧交流能够更加深入,推动韩中关系走向新的台阶。

作为韩国汉学家,吴秀卿拥有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并曾在汉阳大学担任东亚文化研究所所长、《东亚文化究》主编等职务。现任韩国演剧学会会长、韩中戏剧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及韩国ITI副会长。她拥有丰富的文化交流经验,疫情之前经常前往中国进行交流。她表示,希望未来两国人民能够有更多情感上的沟通,推动韩中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吴秀卿:中国戏曲与话剧的跨文化传播使者

吴秀卿,一位致力于中国戏剧文化传播的杰出人士,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对元杂剧《窦娥冤》、南戏《张协状元》(节译)、《白兔记》(节译)等中国传统戏曲作品的翻译和呈现,更在于他对昆剧、川剧、京剧、黄梅戏等地方戏曲形式的挖掘和推广。他的工作,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中韩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

他所翻译的戏曲作品,无论是京剧《骆驼祥子》,还是黄梅戏《徽州女人》《薛郎归》,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韩国观众的关注。他还将现代话剧作品如曹禺的《雷雨》、老舍的《茶馆》、刘锦云的《狗儿爷涅》等作品带到了韩国,为韩国观众展现了当代中国的戏剧艺术风貌。

不仅如此,自2018年起,吴秀卿更是在韩国发起中国戏剧朗读演出活动。这一活动不仅加深韩国观众对中国戏剧的了解与喜爱,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化在韩国的传播。通过这种形式,他让韩国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国戏剧的魅力,也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

吴秀卿的工作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他始终坚持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中国戏剧的独特魅力展现给世界。他的努力不仅为中国戏剧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尊重和认可,也为中韩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他的故事,是一部生动的中国戏剧传播史,也是一部关于文化交流和理解的生动教材。

流产网在此感谢吴秀卿先生对中国戏剧文化的贡献,希望他的工作能够继续深入下去,为更多的人们打开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上一篇:读大学(读大学买什么电脑用比较好)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