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防晒让你持久拥有肌肤白皙
春日暖阳,紫外线渐强,环境压力肆虐我们的肌肤。在这个防晒隔离成为日常必备的时代,你对科学的防晒知识了解多少呢?
每年都在防晒,却仍被阳光“染黑”,是防晒产品不足,还是我们对防晒的认知存在误区?想要拥有白皙肌肤,免受阳光伤害,就需要摒弃旧的防晒观念,拥抱全新的防晒理念。
那么,防晒到底防什么?
UVA区,这个被称为皮肤衰老的元凶,能够穿透真皮层,使皮肤晒黑并导致脂质和胶原蛋白受损。它会折射进室内,深入真皮层,破坏胶原、弹力纤维甚至纤维母细胞。UVA并不会激发色素合成而使肤色“变黑”,却是造成皮肤“老化”及细纹产生的主要源头。
UVB区,它可使皮肤晒伤,引起脱皮、红斑等现象。而UVB可以被玻璃、遮阳伞、衣物等阻隔,是引起皮肤泛红、发炎及晒伤的主要原因。
UVC区则是最为猛烈的紫外线波段,对人体的伤害极大。短时间照射即可造成皮肤灼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甚至可能引发皮肤癌。紫外线杀菌灯所发出的正是UVC短波紫外线。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防晒指数SPF。SPF值是每瓶防晒霜的标配内容,它代表了皮肤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数。对于黄种人来说,如果皮肤能抵挡15分钟阳光而不被灼伤,使用SPF15的防晒产品就能提供约225分钟的防晒时间。客观而言,SPF指数的高低反映了防晒产品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SPF值越高,提供的保护越大。但需要注意的是,SPF值的增长并不与屏蔽紫外线的能力成正比。市场上的防晒品按照其防晒指数被分为不同的等级,从SPF2到SPF80不等。
还有专门抵挡UVA-1的防晒品,以PA值来表示其防御强度。PA的正确说法是Protection of UVA-1,其程度以+、++、+++三种强度标示。“+”越多,防止UVA的效果就越好。现代的防晒品除了标注SPF值外,还增加了PA值的标示。由于SPF主要针对UVB紫外线,对真正的阳光杀手UVA却无能为力,因此针对UVA的防晒品更能有效防护。标有PA的产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真皮底层,防止紫外线损害弹性纤维,避免皮肤老化。
面对春日强烈的紫外线,我们需要明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产品,了解并遵循科学的防晒知识,保护肌肤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