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鱼身上的5个宝贝千万别扔
鱼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常见美味佳肴,其营养价值丰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有时在享受鱼肉的美味时,会忽略掉一些宝贵的营养。今天,流产网小编将为大家揭示那些被我们容易忽视的鱼身上的宝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五种鱼身上的部位是我们常常忽视的。它们分别是鱼鳞、鱼鳔、鱼骨、鱼肠和鱼肝。
让我们来看看鱼鳞。鱼鳞富含胶原蛋白、钙、磷、卵磷脂等营养物质,还含有膳食纤维。可以将鱼鳞刮下后,洗净下锅,加点醋,小火慢炖,待鱼鳞融化后,晾凉并冷藏成冻,食用时加入调料即可。
接下来是鱼鳔,它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控制有益。鱼鳔的食用方法很简单,只需将其用清水洗净,和鱼一起清炖或红烧即可。
再来看看鱼骨,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鱼刺。鱼骨富含钙等微量元素,经过软化处理后,其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对于较小的带骨小鱼,我们可以将其嚼碎,进入胃里后,胃酸会将其软化,促进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溶出。大鱼骨则可以通过吸的方式获取营养。还可以用醋熬汤的方式促进鱼刺软化。
至于鱼肠,它含有较低的脂肪,但体积较大的鱼的鱼肠才有食用价值。在食用前需要确保鱼肠里的脏东西被清除干净。由于鱼类所吃的食物都要经过鱼肠消化,所以它是鱼的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器官之一。如果对鱼的养殖环境不放心的话,建议避免食用鱼肠。
最后要介绍的是鱼肝。它是储存多种营养素的地方,如维生素A、维生素D和铁等微量营养素。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鱼肝中的胆固醇和嘌呤含量也很高,不适合痛风患者食用。同时因为肝脏具有解毒功能且容易积聚毒素,所以在食用前要确保鱼没有受到环境污染。
说到冬季吃哪种鱼最好,那不得不提鲫鱼了。俗话说得好,“冬鲫夏鲤”,冬季正是鲫鱼的产卵期,肉肥籽多且滋味鲜美。鲫鱼的吃法有很多种如红烧、干烧、清蒸或做汤等都非常美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鲫鱼和白萝卜、豆腐以及冬笋的搭配炖汤不仅味道鲜而且营养好。但需要注意的是感冒发热期间不宜多食鲫鱼某些特定体质的人也不能食用鲫鱼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鱼的知识可以浏览相关网站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