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涉签订阴阳合同
事件核心争议:郑爽与《倩女幽魂》的薪酬秘密
郑爽在拍摄电视剧《倩女幽魂》时,其薪酬结构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据相关报道,她通过拆分合同的方式获得了高达1.6亿元的片酬。其中,4800万元作为公开的“阳合同”以个人片酬名义签订,而剩余的1.12亿元则通过其母亲持股的公司以“增资”的形式隐秘地支付(即所谓的“阴合同”)。这种复杂的合同结构似乎旨在规避广电总局的“限薪令”,同时也可能涉及到偷税漏税的行为^[2][3][6]^。
调查进展:多方联动,严肃查处
在2021年4月,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接到了相关举报,并迅速启动了对这一事件的税务调查。与此北京市广电局也在同步核查该剧的制作成本以及郑爽的片酬在整个预算中的比例^[1][5][7]^。国家广电总局也高度重视此事,责成北京、上海广电局配合税务部门对涉事公司及个人进行深入调查,特别是要查明是否存在“阴阳合同”、“天价片酬”以及偷逃税行为^[7][8]^。国家税务总局更是态度明确,要求依法对通过“阴阳合同”进行的偷逃税行为予以严惩^[7][8]^。
官方态度与行业影响:坚决打击行业乱象
中国视协等机构对此事件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谴责,明确表示社会不会为失德艺人提供平台。广电部门也重申将严厉打击“阴阳合同”、“天价片酬”等行业乱象,进一步规范行业成本配置比例^[4][7][8]^。
法律后果可能性:未知
关于郑爽及相关公司的法律后果,如果查实存在偷逃税行为,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可能需要补缴税款、滞纳金并缴纳罚款。如果是首次违法且及时补缴税款,可能可以避免刑事责任,但如果存在恶意逃税或二次违法的情况,则可能面临刑事追责^[4][6]^。截至2025年5月为止,尚未有最终调查结果及相应处理决定的公开披露。
郑爽本人在事件曝光后曾表示愿意配合调查^[1][5]^,但之后并未再发布实质性的进展说明。此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明星薪酬结构的关注,也再次提醒了行业内的规范与自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