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哪个部位能治疗失眠

生活常识 2025-09-11 10:11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人体多个穴位通过按摩或针灸可辅助改善失眠问题。以下是常见且效果较显著的穴位分类及操作建议:

一、头部穴位

1. 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央,两耳尖连线中点。按摩可调节大脑功能,缓解头痛、失眠。用指腹轻压3-5秒后松开,重复数次。

2. 印堂穴

两眉头连线中点。睡前用拇指按压2-3分钟,有安神明目之效,适合失眠伴焦虑者。

3. 安眠穴

耳垂后方凹陷(翳风穴)与枕骨下凹陷(风池穴)连线的中点。顺时针揉按4-5分钟,可显著缩短入睡时间。

二、四肢穴位

1. 神门穴

手腕内侧横纹尺侧端(小指侧)凹陷处。属心经,睡前按压3分钟可养心安神,改善多梦。

2. 内关穴

腕横纹上2寸(三横指),两筋之间。调节心包经,缓解焦虑性失眠,每侧按揉3分钟。

3. 三阴交

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四横指)。健脾益血,调和肝脾肾,顺时针按揉2分钟。

三、足部穴位

1. 涌泉穴

脚底前1/3凹陷处。搓热或按压可引火归元,适合阴虚火旺型失眠。

2. 太冲穴

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疏肝解郁,情绪烦躁时推按至酸胀感。

3. 照海穴

内踝尖下1寸凹陷处。与申脉穴(外踝下)配合,调节昼夜节律,改善睡眠紊乱。

操作建议

  • 时间:睡前30-60分钟按摩效果最佳。
  • 力度:以酸胀感为宜,避免过度用力。
  • 组合使用:如神门+三阴交,或百会+涌泉,协同增效。
  • 若长期失眠,建议结合心理调节或中医辨证治疗,部分穴位需专业针灸操作(如四神聪、失眠穴)。

    上一篇:长期失眠气血虚吃什么药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