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艾灸的方法 失眠的艾灸调理方法

生活常识 2025-09-01 08:53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一、辨证分型与穴位选择

1. 心脾两虚型

症状: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食欲不振。

推荐穴位:心俞穴(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穴、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两筋间),艾灸可补益心脾、宁心安神。

2. 阴虚火旺型

症状:心烦失眠、口干潮热、手足心热。

推荐穴位: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处)、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通过滋阴降火改善睡眠。

3. 肝火扰心型

症状:急躁易怒、口苦头晕。

推荐穴位: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行间穴,可清肝泄热。

4. 阳虚寒湿型

症状:怕冷、手脚冰凉、舌淡苔白。

推荐穴位:百会穴(头顶正中)、神阙穴(肚脐),艾灸温补阳气。

二、常用穴位操作指南

  • 神门穴(腕横纹尺侧端):温和灸15分钟,适合多梦易醒者。
  • 安眠穴(耳后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专治神经衰弱,灸10分钟双侧交替。
  • 足三里(膝盖下3寸):调理脾胃不和型失眠,灸20分钟。
  • 三、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阴虚火旺(舌红少苔、五心烦热)或实热证患者不宜艾灸,可能加重症状。

    2. 操作要点

  • 温和灸为主,距离皮肤2-3厘米,每穴15-20分钟,以皮肤微红为度。
  • 建议白天或睡前2小时施灸,避免夜间过度兴奋。
  • 3. 辅助建议:艾灸后饮用温水,配合泡脚或按揉印堂穴增强效果。

    若失眠持续或伴随心悸、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结合药物治疗。

    上一篇:失眠治疗七七 治疗失眠药方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