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药物治疗
1. 生活习惯调整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固定上床和起床时间以稳定生物钟。
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改为阅读或听轻音乐。
白天小睡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影响夜间睡眠。
2. 运动与放松
适度运动如游泳、爬山等可改善身体素质,但睡前3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
尝试放松瑜伽、腹式呼吸或写日记释放压力。
3. 环境优化
保持卧室黑暗、安静,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睡前泡脚(可加中药)或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二、心理与情绪管理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减少对失眠的过度焦虑,避免“越担心越失眠”的恶性循环。
调节情绪压力,如肝气郁结者可尝试疏肝解郁的中成药(如解郁安神颗粒)。
三、药物治疗(需医生指导)
1. 西药
短期使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副作用较小。
合并焦虑抑郁时,可联用抗抑郁药改善睡眠。
2. 中药调理
心血不足可用柏子养心丸,肝血不足可选四物颗粒。
归脾丸或归脾液适用于心脾两虚型失眠。
四、物理与辅助疗法
经颅磁刺激、针灸等物理疗法对部分患者有效,且副作用较少。
中医穴位埋线、中药熏蒸等综合治疗对顽固性失眠可能有显著效果。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建议短期使用,长期需结合生活习惯调整。
若失眠由躯体疾病(如甲状腺问题)引起,需优先治疗原发病。
以上方法可根据个人情况组合尝试,严重或长期失眠建议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