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弑母案庭审细节曝光
一、作案动机与心理动因
吴谢宇的作案动机源自家庭巨变和心理压力。在庭审中,他透露父亲的去世给他和母亲带来了深重的心理创伤。他观察到母亲生活的无助和痛苦,误以为通过结束母亲的生命,能够让她摆脱困境,得到解脱。这种极端的想法源于他对家庭悲剧的深深忧虑和对母亲深沉的爱。他试图从母亲的只言片语中推测她的真实想法,用“张国荣跳楼、林黛玉葬花”等意象来解读母亲的潜在意愿,这种误解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他的成长背景也对此案产生了深远影响。母亲谢天琴的严肃性格和控制欲强,对吴谢宇实施了长期的高压教育。从小经历的挫折和高压环境,可能让他的心理承受了巨大压力,造成了人格的扭曲。在庭审披露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吴谢宇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可能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
二、作案手段与掩盖罪行
吴谢宇的作案手段极其残忍。在2015年7月10日,他在母亲回家换鞋的瞬间,趁其不备,用哑铃杠多次猛击其头面部,致其死亡。之后,他用塑料膜、床单等物品覆盖尸体75层,并放置活性炭以掩盖气味。他的行为显示出极度的冷酷和残忍。
在作案后,他花费了连续20余天的时间清理现场,安装摄像头和报警器以实时监控,防止案件被发现。他欺骗亲友,谎称母亲陪同他出国,以“留学费用”为由骗取亲友144万元,这些钱被他用于挥霍和购买各种物品。他还通过购买十余张身份证件潜逃,期间频繁出入各种场所,甚至向多名女性支付高额服务费用。
三、庭审表现与判决
在庭审中,吴谢宇表现出深深的悔意和对母亲的愧疚。他当庭认罪认罚,数次痛哭流涕,称“世界上没有比我妈妈更好的妈妈”。他提到母亲的银行卡密码是他的生日,他说“不用试就知道”。他的这一表现显示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眷恋。他恳请法院给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并表示正在撰写自述材料以警示他人。
法院在审理后认定,吴谢宇的犯罪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虽然他如实供述了罪行,但这并不足以从轻处罚。他因故意罪、诈骗罪、买件罪被判死刑,剥夺权利终身,并处罚金10.3万元。
四、案件后续进展
吴谢宇的案件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也引发了人们对家庭教育、心理干预等问题的深刻反思。这个曾经被誉为“完美学霸”的少年,因一次冲动的行为,走上了弑母的不归路。2023年5月,福建省高院二审维持了死刑的判决,目前此案已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个案件的社会影响恶劣,引发了人们对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希望这个案件能引发更多人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的重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