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适度饥饿感 为健康加分
保持适度的饥饿感,让身体在“饿”与“饱”之间取得平衡,不仅能够带来健康的加分,更有助于长寿。要想通过控制饮食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深入理解食物的热量来源和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饮食的主要目的是为身体补充热量。这些热量是我们日常活动和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能量。如果热量摄入低于这个数量,身体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他们更需要充足的热量来支持身体的成长。男孩的热量需求大约在2150-2650卡,女孩约在2100-2200卡。对于成年人,建议的热量摄入是1800卡,但最低不应少于1000卡。
人体每日消耗的热量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基础代谢率、身体活动以及食物的热效应。基础代谢率约占据人体总热量消耗的65-70%,是维持身体基本功能所必需的。保持一定的热量摄入至关重要,否则健康将受到威胁。
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脂肪堆积,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肥胖。摄入不均衡还可能引发内分泌系统失调,甚至可能促进某些依赖内分泌的癌症的发展。研究显示,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与癌症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对于老年人、患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以及肾病的人群,更应警惕饮食过量的问题。
在控制饮食时,我们可以尝试保持“七分饱”的状态。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满足热量需求,而是指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每餐的摄入量。例如,如果每天减少3成的热量摄入,从基本的1800卡降至1300卡左右,这个幅度是安全且可行的。关键是要注意食物的均衡营养,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五大类营养素的合理搭配。
除了注意食物的种类和烹调方式,我们还要关注咀嚼食物的次数。研究指出,增加咀嚼次数可以有效降低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减少肥胖的风险。保持良好的心情也是享受每一餐的关键。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指出,无论是肥胖者、病人还是老人,都需要适当少吃。吃饭时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也关注食物的种类、烹调方式以及进食的心情,让身体在“饿”与“饱”之间取得平衡,为健康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