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疗保险(含精神疾病保障)
普通医疗险:多数产品将精神类疾病(包括失眠)列为免责条款,但部分中高端医疗险如众安尊享e生2024版提供高达10万元的精神心理治疗报销额度,涵盖失眠症等。
专项报销:如MSH精选、经典计划及平安颐享臻选(5万限额)可赔付合理且必需的睡眠障碍治疗费用,但需注意免赔额限制。
2. 重疾险
若失眠引发符合条款的严重疾病(如慢性呼吸功能衰竭),重疾险可赔付。例如新华保险曾赔付因睡眠问题导致的慢性呼吸衰竭案例,金额达10余万元。
但需注意,投保时若已存在长期失眠史,可能面临加费、除外或拒保。
3. 意外险及附加险
失眠者因疲劳易发意外,建议配置意外险附加意外医疗,覆盖事故导致的医疗费用。部分产品还含住院津贴,减轻经济压力。
老年人可额外投保骨折意外险,防范失眠相关跌倒风险。
4. 特殊失眠险
部分互联网公司推出过“失眠险”,如7天保单期内凌晨留言可获小额赔偿(如10元),但多为营销性质,保障意义有限。
创新产品如“助眠枕头+数据监测服务”结合保险的模式,通过预防降低赔付率,但实际覆盖范围较窄。
注意事项
如实告知:投保时需申报失眠病史,否则可能被拒赔。
条款审查:重点关注免责条款、门诊/住院报销范围及限额。
- 优先选择:MSH、平安等对睡眠障碍相对友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