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应酬骤增解酒药成年货 专家:长期服用伤肝
随着春节的钟声渐近,市民们纷纷开始备年货,一种号称能解酒的产品成为了热门话题。打开网站、电视,或是漫步街头巷尾,各式各样的“解酒药”广告扑面而来。它们真的具有神奇的解酒效果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进一步探访了其中的真相。
现象观察:
“解酒药”已经成为春节年货的热门商品之一。在市区各大药店,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解酒药”,从药片到口服液,种类多样,价格不一。销售员介绍时总是津津乐道其解酒效果之迅速,并且强调口服液比含片更易发挥效用。许多生意人大量购买,甚至将其作为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
深入调查:
当我们仔细这些“解酒药”的成分时,发现它们大多为保健品而非药品。这些产品外包装上标注的“国食健字标识”即属于保健品范畴。其说明书上宣传的主要功效多为“护肝解毒、加速解酒”,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酒药”。南昌市食药监局也证实,这些所谓的“解酒药”其实只是保健品。
市民反馈:
对于这些“解酒药”,市民们的反应褒贬不一。有的市民表示,使用后感觉有一定效果,特别是在应酬较多时,觉得多少能减轻些酒后的不适。也有不少市民表示,这些所谓的“解酒药”并不起作用,甚至有人服用后觉得症状并未减轻。
专家解读:
针对这些“解酒药”,我们咨询了昌大二附院的徐医师。她明确表示,目前医学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酒药”。市面上所谓的“解酒药”大多添加了激素、利尿剂或兴奋剂等成分,过多服用甚至可能损害肾脏和肝脏。她建议,饮酒前可适量饮用酸奶或豆浆,以保护胃黏膜和肝脏。如果醉酒,最好的方法是多喝温开水或矿泉水,帮助身体加速代谢,缓解症状。
“解酒药”并非万能良药。在面对各种广告时,我们应保持理性思考,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让我们在享受美酒的更注重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