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脏腑功能失调(中医视角)
心脾两虚:思虑过度或气血不足会导致心神失养,引发失眠多梦、易惊醒等症状。
肝血不足/肝火旺:肝藏血功能异常时,可能出现入睡困难或持续失眠;情绪波动(如愤怒、焦虑)也会通过肝气郁结影响睡眠。
肾虚或胃不和:肾脏疾病可能伴随腰痛、水肿间接导致失眠;饮食不节或脾胃虚弱(如“胃不和则卧不安”)也会扰乱睡眠。
2. 慢性疾病关联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与失眠相互影响。例如,失眠会升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剧血压和血糖波动,而疾病本身也可能通过不适症状(如疼痛、心悸)干扰睡眠。
甲状腺功能亢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鼾症)等疾病也是常见诱因。
3. 生理与代谢因素
激素紊乱:长期失眠可能扰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女性)、褪黑素分泌等,导致内分泌失调(如经期紊乱、潮热盗汗)。
免疫与修复障碍:睡眠不足会降低免疫蛋白生成,影响大脑记忆整理和器官修复功能,长期可能增加感染或肿瘤风险。
4. 其他身体问题
疼痛或瘙痒:慢性疼痛(如关节炎)、皮肤问题等直接干扰睡眠。
年龄与机能衰退: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更易出现睡眠质量差、早醒等问题。
失眠既可能是身体疾病的信号(如慢性病、脏腑失调),也可能是疾病的结果(如激素紊乱、免疫力下降)。若长期失眠伴随头晕、心悸、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潜在健康问题。改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减少蓝光暴露)也能缓解部分生理性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