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失眠的病理生理变化
失眠治疗 2025-10-03 10:380治疗失眠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的病理生理变化涉及多个系统的复杂机制,包括神经递质失衡、内分泌紊乱、器官功能失调等。以下是主要方面的分析:
一、神经递质系统紊乱
1. GABA能系统抑制不足
GABA作为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分泌减少或受体敏感性降低会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难以进入睡眠状态。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等觉醒相关递质异常活跃,进一步破坏睡眠-觉醒转换的平衡。
2. 多巴胺与乙酰胆碱作用
长期失眠患者可能出现多巴胺通路异常,导致情绪调节障碍;乙酰胆碱参与REM睡眠调控,其紊乱与睡眠片段化相关。
二、内分泌与代谢异常
1. HPA轴过度激活
压力或焦虑会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导致皮质醇等应激激素持续分泌,抑制褪黑素合成,形成"清醒-失眠"恶性循环。
2. 代谢综合征风险
长期失眠可能引发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与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密切相关。
三、中医脏腑功能失调
1. 心肝火旺型
肝郁化火或心火亢盛扰动心神,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怒头痛,与西医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机制相通。
2. 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型
气血不足或肾阴亏虚导致"虚烦不眠",对应现代医学的神经递质耗竭及能量代谢障碍。
四、脑功能与认知损害
1. 前额叶皮层功能下降
睡眠不足会削弱注意力、工作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同时加剧情绪调节障碍(如焦虑、抑郁)。
2. 神经可塑性改变
慢性失眠可能导致海马体萎缩等结构性变化,影响记忆巩固过程。
五、其他生理机制
以上变化往往相互交织,例如HPA轴激活会加剧神经递质失衡,而脏腑功能失调又可能加重代谢异常。临床需结合具体症状进行个体化干预。
上一篇:听到雨声会感到烦躁失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