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调节生物钟,改善睡眠周期
阳光中的蓝光能通过视网膜刺激大脑的视交叉上核(生物钟中枢),抑制白天褪黑素的分泌,帮助保持清醒;而到了晚上,这些信号会促进褪黑素释放,从而更容易入睡。
规律晒太阳有助于同步人体的昼夜节律,减少失眠或昼夜颠倒的问题。
2. 促进血清素和维生素D合成
阳光照射皮肤时,会促进血清素(一种提升情绪和清醒度的神经递质)的生成,而血清素在夜间可转化为褪黑素,间接改善睡眠质量。
维生素D的合成也与阳光暴露相关,其缺乏常与睡眠障碍有关,适度晒太阳可补充维生素D,降低神经兴奋性。
3. 缓解冬季失眠与情绪问题
冬季阳光不足时,人体容易因缺乏光照导致季节性情绪低落和失眠。晒太阳可激发阳气(中医理论),温通经脉,改善畏寒、乏力等症状,从而间接助眠。
研究显示,白天接受充足光照的员工比缺乏自然光的同事平均每晚多睡46分钟。
4. 其他健康益处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可能减少皮肤表面的病原体。
对动物(如狗狗)的研究表明,晒太阳还能促进钙质吸收和骨骼健康,这一机制同样适用于人类。
注意事项
避免暴晒:建议选择上午或下午阳光柔和时段(如9-10点或15-17点),每次15-30分钟,避免中午强烈紫外线伤害皮肤。
个体差异:部分人因基因(如PER3基因变异)可能对阳光更敏感,晒太阳后易立即犯困,需根据自身反应调整。
科学利用阳光照射可以成为改善睡眠的辅助手段,但需结合规律作息和适度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