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证型与治疗
1. 肝郁化火型
表现:彻夜难眠、急躁易怒、口苦目赤、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疏肝泻热,镇心安神。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若胸闷胁胀可加香附、郁金疏肝解郁。
2. 痰热内扰型
表现:头重胸闷、心烦懊恼、痰多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化痰清热,和中安神。常用黄连温胆汤,心悸者可加珍珠母镇惊。
3. 阴虚火旺型
表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选黄连阿胶汤或知柏地黄丸。
4. 心脾两虚型
表现: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面色萎黄、食少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疗: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为主方,失眠重可加五味子、柏子仁。
二、其他辅助疗法
1. 中成药选择
肝郁化火可用丹栀逍遥散,心胆气虚宜安神定志丸,心肾不交可选六味地黄丸。
2. 穴位调理
按摩:申脉穴(外踝尖下方凹陷处)按揉100-200次,缓解烦躁失眠。
针灸:常用百会、神门、安眠穴(风池与翳风连线中点),配合辨证加减穴位如三阴交、太冲等。
3. 食疗方
甘麦大枣汤(小麦、甘草、大枣)养心安神,适合情绪焦虑导致的失眠。
注意事项
失眠需辨证准确,避免自行用药。若症状复杂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咨询中医师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