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奶油不健康?少添加物卡安心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奶油的选择成为了众多糕点爱好者的关注焦点。对于植物性奶油不含胆固醇,许多人误以为其更健康,但实际上专家指出,在选择奶油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其是否含胆固醇,还要留意其营养价值和添加物的问题。
董氏基金会与台湾师范大学的调查显示,市面上标榜奶油的产品种类繁多,但并非所有产品都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健康。其中,只有部分产品的主成分来自牛奶乳脂肪,而更多的产品则是植物性奶油或是其混合制品。这让消费者在选择时倍感困惑。
动物性奶油与植物性奶油,究竟哪一个更健康?这是许多人的疑问。台湾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系主任陈明汝表示,动物性奶油的成分主要来源于动物乳脂肪,加工过程较为单纯,品质稳定。而植物性奶油,又称人造奶油,主要成分为液态植物油,品质不稳定,需要通过加工才能变得稳定均质。在制程中,为了模仿牛奶制品的口感和色泽,部分厂商还会添加香料和色素。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性奶油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即使有些厂商改进了加工技术,但饱和脂肪的含量仍然较高。这些脂肪吃多了对身体有负担。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的摄入过量与心血管疾病、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那么,该如何选择奶油呢?陈明汝教授认为,动物性和植物性奶油的营养成分虽然相似,但从添加物的角度来看,动物性奶油较为健康。董氏基金会的专家也提醒消费者,即使是动物性奶油,每周的摄取量也不宜过多。
在选购奶油产品时,消费者需要特别留意产品成分。董氏基金会呼吁相关单位尽快建立奶油相关产品的标示规范,以便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在选择奶油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其是否含胆固醇,还要关注其加工过程、添加物以及摄入量等问题。让我们共同为自己的健康把关,选择更健康、更有品质的奶油产品。也呼吁相关行业在追求产品口感和外观的更注重产品的健康价值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