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运动养生勿忘自我监测
在健身运动过程中,呼吸、心率、饮食、睡眠、疲乏程度和体重的监测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呼吸监测时,由于运动过程中需氧量增加,呼吸会稍微加快,这是正常现象。但需要注意的是,呼吸次数不宜过快,以每分钟24次为宜。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频繁咳嗽、喘气、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就应该减少运动量或立即停止运动。
在心率监测方面,对于60以内的中老年人,如果脉搏每分钟不超过120次,说明运动量是适宜的。但如果每分钟达到130~140次,则表明运动量已经超量,需要适当减少运动量,以免心脏负荷过重。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中脉率应保持在每分钟不超过110次。如出现脉搏次数减少或脉律不整齐的情况,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就医。
在饮食方面,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功能,改善食欲,适量增加食量。如果食欲下降,就需要考虑调整运动项目和运动量。
对于睡眠监测,一般人通过运动都会改善睡眠。但如果锻炼一段时间后,失眠加重,且出现腰酸体痛等症状,就需要考虑是否运动过量,及时进行调整。
在监测疲乏程度时,老年人运动后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疲乏感。但随着锻炼的常态化,适应性增强,疲乏感会逐渐消失。如果健身后不仅不觉得轻松,反而更加困乏,甚至产生厌倦感,那就说明运动量过大,需要适当调整。
老年人在健身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体重监测。每周测量体重1~2次,最好在每周的同一时间进行。一般刚开始锻炼的人,3~4周后体重会适当下降,随后体重会相对恒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如果体重持续“进行性”下降,可能是运动过量或其他原因,需要及时查明。
老年人在进行健身运动时,一定要注意适度原则,避免过度疲劳。也要注意营养的摄入和休息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健身长寿的目的。【编辑推荐】老年人微饿能延年益寿、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给老人健康长寿的十大忠告等文章也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