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之后如何养生 调养应以养藏为原则
冬季的序曲立冬
随着时光的流转,我们又迎来了四季更替的又一重要节点立冬。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在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中,立冬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立冬之际,万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秋天的作物已经收获并储存起来,动物们也开始寻找温暖的地方准备冬眠。《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道:“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这一时节,大地呈现出一片宁静而深沉的景象。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立冬补冬,补嘴空”的俗语流传广泛。人们认为,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蓄积。要注意保持适当的室温,避免由于天气寒冷而导致感冒耗伤阳气。立冬后的起居调养重在“养藏”。
而养肾则是冬日保健的关键。寒冷的天气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不仅可能导致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还可能因肾阳气虚而伤及肾阴,引发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等症状。冬天的养肾工作尤为重要。
随着冬季的到来,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受到一定影响,加速三大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时,人们可以适当食用一些高热量食品以补充能量,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进补。
冬季,人体免疫力下降,室内外温差大,容易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肿瘤患者和其他体质较弱的人群,更应注意调养。专家提醒,肿瘤患者冬季容易受细菌病毒侵袭,应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要注意家居通风保暖,并适当服用能提高免疫力的药品或保健品。
如果不慎患病,营养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饮食宜清淡少辛辣,避免油腻,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并加强体育锻炼,这些都有助于身体的康复。在冬季的调养中,既要注重内外结合,又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来进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保持健康,迎接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