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运动后猛喝冰水突发心梗!高温下做好几件事,提升心血管舒
【劳动观察报道】
夏日炎炎,一瓶冰饮往往被视为消暑的痛快方式。这种常见的消暑方法却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近日,福建福州一名19岁男生在剧烈运动后猛喝冰饮,结果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那么,为什么猛喝冰饮会诱发心梗?一瓶冰饮又为何能让血管瞬间崩溃?
在夏季高温时,人体的全身血管都处于扩张状态。如果在这个时候进行剧烈运动后,突然遭遇寒冷刺激,比如猛喝冰水、吹空调、冲凉水澡等,血管会迅速收缩,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心肌耗氧量也会明显增加。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可能导致脑血管收缩痉挛,使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供应明显减少,引发胸闷、心前区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急性心梗。
夏季,由于雨水多、气压偏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降,这使得心脏的供血和供氧相对减少。在湿度较高的天气里,体感温度会更高,人体出汗多,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从而诱发心肌梗死。
对于心脑血管来说,夏季最害怕的就是“猛”。除了猛喝凉水,还有猛吃夜宵、猛吹空调、猛冲凉等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极大的负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心脑血管呢?
要适量补水。正确的补水方式是保持补水速度平缓,间歇多次进行,每次饮水量不宜超过200毫升,两次补水至少应有15分钟间隔。尽量避免喝凉水或冰镇饮料。根据运动时长选择合适的补水方式。运动时会丢失大量汗液,需要同时补充水和矿物元素。
除了适度补水,我们还应该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提高身体适应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保护心脑血管需要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做起。在高温天气里,我们要特别注意避免“猛”行为,适度降温、合理饮食、规律生活,这样才能保持血管舒适,远离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