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课间10分钟清空教室
江苏省教育厅自2023年起实施了一项名为“课间10分钟清空教室”的政策。这项政策旨在通过规范课间活动,改善青少年的视力健康,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政策的各个方面。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江苏省的青少年近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30年,实现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总体近视率每年降幅超过百分之一。针对一些学校占用课间时间、限制学生活动的现象,政策强调保障学生的休息权益,避免“圈养式”管理。
二、核心措施
为了落实“课间10分钟清空教室”的目标,采取了以下核心措施:
1. 课间活动规范:要求班主任督促学生在课间10分钟完全离开教室,到户外活动或远眺。这意味着禁止教师拖堂或变相占用课间时间,确保学生有完整的休息时间。
2. 户外活动保障:学校需要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包括上午和下午各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倡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身体活动,体育课也要优先安排在户外。
3. 硬件支持:为了改善学生的用眼环境,学校需要为班级配备课桌椅测量尺,定期调整课桌椅的高度,以适应学生的身高变化。
三、实施保障机制
为了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采取了以下保障机制:
1. 责任分层落实:教育局需要统筹地区的近视防控工作,实施年度考核,并与评优挂钩。校长则需要确保体育活动时间、视觉环境达标,班主任则负责监督教师执行课间规定。
2. 监督与考核:每年公布学校总体近视率,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评优的重要依据。
四、效果与争议
该政策实施以来,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支持。许多家长认为这一政策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用眼疲劳,甚至有人呼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也有一些网友对政策提出质疑,认为“清空教室”过于极端,学生应有自主选择权。但政策制定者强调,“清空”并非一刀切,核心在于保障户外活动时间与视力保护。
五、未来调整方向
为了进一步推动课间活动的优化升级,江苏省计划在2025年春季学期起实施“215专项行动”。这一行动将课间时长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并增加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将其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这一调整标志着政策从简单的“清空教室”向更系统的课间活动优化升级。
江苏省教育厅的这一政策旨在通过规范课间活动,改善学生的视力健康,并促进其身心发展。政策的实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支持。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相信会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