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下围棋的故事

生活常识 2025-06-16 08:05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一、轶事典故

松下弈棋巧对联的佳话

据传,文学巨匠苏轼与其好友黄庭坚,一日在青松翠影之下,对弈于棋盘之上。此时正值松果成熟,松子纷纷落下,犹如天籁之音。此情此景之下,苏轼灵感涌动,吟出上联:“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他的话语间充满了文人墨客的雅致。黄庭坚眼见柳树下垂钓者悠然自得,柳丝随风轻舞,与钓丝相映成趣,于是对出下联:“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两人的巧对妙联,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雅趣和才情。

儋州观棋悟道的禅意

苏轼晚年被贬至海南儋州,心境或许有些落寞。在庐山白鹤观的一次观棋经历中,他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他沉浸于棋局之中,忘却荣辱得失,创作了《观棋》一诗。诗中写道:“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他以超然的态度看待围棋的胜负,实际上是借棋局表达了自己顺应自然、超脱荣辱的哲学思考。儋州观棋,不仅是观棋,更是观人生、悟大道。

二、围棋哲学

消遣与忘忧的艺术

苏轼视围棋为“忘忧”之物。在政坛上遭遇挫折与失意时,他常常借助围棋来排遣心中的苦闷。他在《观棋》一诗中提到:“空钩意钓,岂在鲂鲤。”这表达了他沉浸于棋局中的乐趣,并非为了功利,而是为了心灵的宁静与放松。

棋局中的世界万象

苏轼的围棋诗中,常常以棋局隐喻世事无常。他感叹:“世事变幻如弈棋。”这不仅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更是对人生际遇的豁达认知。晚年时,他更是以“胜固欣然败可喜”总结自己的一生浮沉。在苏轼眼中,围棋的胜负不仅仅是棋盘上的胜负,更是人生的修行,是超脱荣辱的精神境界。

三、历史背景

北宋时期,围棋作为文人的修养身心的雅趣活动备受推崇。帝王如宋太宗对围棋的热爱与推崇,更是促进了围棋的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苏轼的围棋观不仅继承了文人的传统,更融入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他的围棋观不仅是棋艺的展现,更是人生智慧的结晶。

上一篇:拉法地区遭大规模空袭 中方谴责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