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名言(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名言)
生活常识 2025-08-21 13:49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在中国历史的文学宝库中,有一句话独树一帜,震撼人心,那便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提出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我们理解古人生命观念的重要载体^[1][2][3][4][5]^。
一、基本释义
在这句话中,“固”字代表了人的生死是必然的规律,“或”字则描绘了生命中存在的差异性和选择。“重于泰山”与“轻于鸿毛”,是对人生价值的两个极致形容,意在强调每个人生命的价值重量是不同的。
二、深层内涵
司马迁这句话背后,更蕴含了深远的哲学思考。他强调,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其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度过。为人民正义事业牺牲的人,他们的生命价值就如同泰山般重若千斤;而那些为私利而损害他人的人,其生命则轻如鸿毛,飘忽无依。这句话也体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编写《史记》的精神追求,他将文化传承视为如泰山一样重的生命实践。
三、历史影响
这一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此句,赞扬张思德同志时便赋予了其“为人民服务”的新时代内涵。也衍生出了成语“死重泰山”,成为歌颂崇高牺牲精神的固定表达。
四、语境背景
这句话出自司马迁受宫刑后写给友人任安的信。在这一背景下,司马迁不仅表达了自己屈辱痛苦的心情,更申明了他的著史使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坚定地展现了一个史家的坚韧精神,即便遭受再大的苦难,也“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不仅是司马迁对生死观的深刻阐述,更是对后人关于生命价值追求的启示和指引。它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我们活了多久,而在于我们如何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上一篇:今麦郎招聘今麦郎招聘普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