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针灸失眠 倪海厦 失眠 针灸

生活常识 2025-08-17 11:32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一、核心穴位与操作

1. 神门穴与复溜穴组合

  • 神门穴(手少阴心经):针刺时需朝向手掌少府方向进针,主治失眠、心悸及情绪不稳。实症可泻神门,虚症需配合补法。
  • 复溜穴(肾经母穴):补复溜、泻神门可促进心肾相交,改善失眠。
  • 操作要点:下针需沿心经走向,如从灵道透刺至神门,增强安神效果。
  • 2. 经外奇穴:安眠穴

  • 定位:天柱穴(后颈大筋与颅骨交界处)外开一寸,按压或针刺可快速助眠。
  • 操作建议:揉按天柱旁一寸至有酸胀感,或浅刺五分(避免深刺)。
  • 二、辅助疗法

    1. 灸三毛法

  • 位置:脚大趾隐白穴上方多毛区域(俗称“三毛”),艾灸此处可快速诱导睡眠,部分案例显示当场入睡。
  • 注意事项:需防止艾灸烫伤,睡前务必熄灭艾条。
  • 2. 巨阙与中脘穴

  • 巨阙(心之募穴)和中脘(胃募穴)可调节心气与脾胃,间接改善睡眠质量。针刺时需精准定位(如中脘位于脐与胸骨中点)。
  • 三、理论依据与禁忌

    1. 心肾相交理论

  • 失眠多因“心中一滴血”不足,需通过心经(神门)与肾经(复溜)的补泻平衡,恢复气血循环。
  • 2. 时间禁忌

  • 夜间(尤其21:00-1:00)不宜针灸,因会扰乱阳气收敛,加重失眠。
  • 四、其他建议

  • 药物辅助:严重失眠需配合中药补血(如黄帝内经方剂),但针刺可单独起效。
  • 生活习惯:避免夜间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古人“日落而息”的启示)。
  • 以上方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尤其涉及针刺与补泻手法。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