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铁路线路中断
一、成昆铁路近年主要中断纪实
1. 2024年10月:暴雨引发的水害塌方
在四川省持续的暴雨侵袭下,成昆铁路的凉红至埃岱站、甘洛至南尔岗站间遭遇了罕见的水害塌方。这次灾害导致多趟列车,包括T8870次、K118次等12趟列车被迫折返或停运。面对这一突发情况,铁路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集人员展开紧张的抢修工作。
2. 2020年8月:泥石流灾害的挑战
成昆铁路的尼日至苏雄站区段因强降雨引发泥石流,导致客货运列车全面停运。泥石流堆积体不仅堵塞了隧道,还损毁了电网和桥梁。抢险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展开紧急处置,努力恢复线路通行。
3. 2019年的双重灾害
这一年,成昆铁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7月水害塌方:凉红至埃岱站、甘洛至南尔岗站段再次因暴雨引发塌方,线路被迫中断。
8月山体崩塌:埃岱2号至3号隧洞附近突发山体崩塌,这次灾害导致正在参与抢险的24人遇险。经过艰难的搜救,最终发现了12具疑似失联人员的遗体。
历史事故回顾
成昆铁路的历史并不都是艰辛与挑战,但它也见证了我国铁路发展的曲折历程。
1981年特大山洪:尼日站至乌斯河站段遭遇山洪,导致通信中断,442次列车脱轨,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
2019年8月山体崩塌(续前):同一区域再次遭遇山体崩塌,列车的通行再次受到阻碍。
二、成昆铁路中断原因
成昆铁路,这条穿越川滇高山峡谷的线路,其沿线地质构造复杂,被誉为“露天地质博物馆”。甘洛段等高海拔区域集中,河流侵蚀强烈,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极端天气如泥石流、塌方和暴雨等,共同构成了成昆铁路的高风险环境。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成昆铁路面临极大的自然灾害风险。
三、应急响应与抢修:成昆铁路的坚守与担当
面对自然灾害的挑战,成昆铁路的应急响应与抢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铁路部门通常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队伍赶赴现场进行抢修。通过折返运行、停运列车等方式调整运输方案,最大程度减少灾害对铁路运输的影响。铁路部门还会实时发布公告,引导旅客通过12306查询动态,确保旅客的出行安全。对于灾害频发区段,已经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并采用安全技术措施降低二次灾害风险。这种坚持与努力,不仅展现了铁路部门对旅客的责任与担当,也体现了对复杂地理环境的尊重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