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开始施行一周工作6天
自2024年7月1日起,希腊针对部分行业和公共部门推出新的工作制每周工作时长增至48小时(6天),这一改革在希腊社会中激起了广泛的热议与争议^[1][4][6]^。以下是关于这一政策的要点及其相关背景分析:
一、政策核心内容
新规主要针对那些需要24小时连续运营的轮班制企业及公共部门,明确排除了餐饮、旅游等服务业^[3][8]^。在实施这一政策之前,企业需要申报并获得批准。员工将有权自主选择延长2小时或8小时的工作时间^[8]^。
薪酬方面,正常工作日加班的员工将获得更多的补偿:额外的时间将按照正常工资的40%支付;而在假期加班,员工将获得高达正常工资的115%的加班费^[2][7][8]^。
二、政策背景与动因
希腊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危机。由于人口减少、技术工人外流以及2010年代的主权债务危机遗留问题,希腊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尤为缺乏劳动力^[2][4][5]^。
希望通过这一政策增加劳动供给,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吸引更多的外资。解决企业逃税和未足额支付加班费的问题也是这一政策的动机之一^[5][8]^。尽管希腊的失业率仍然高达10.8%,但由于技术岗位匹配度低,用工矛盾愈发加剧^[7]^。
三、争议与影响
这一政策引发了广泛的抗议和批评。教师、医生以及运输从业者纷纷发起罢工,指责这一政策侵犯了劳工权益,并可能导致“野蛮工作条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显示,希腊工人的年均工时已经远远超过欧美平均水平^[2][3][5][6]^。
还有一些反对者担心,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可能会加剧职业倦怠,降低生产效率,甚至可能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部分民众甚至质疑这一政策可能会变相鼓励企业压榨员工^[3]^。
四、各方立场
希腊米佐塔基斯强调,这一政策旨在平衡劳资双方的权益。他表示,通过合法化加班机制,可以保障员工的收入,并试图遏制灰色经济^[8]^。也表示将动态地监控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以确保政策不被滥用^[8]^。
这一政策在希腊社会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其最终的效果和影响还需要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