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康源专家感慨:现在很多人,吃也不会拉也不会
重新诠释俗话,现实困境:从“管天管地,管不着屙屎放屁”说起
在宁夏康源肛肠医院,每日迎来送往的患者络绎不绝。从稚嫩的孩童到耄耋老人,各色人群都有。院长栾志明医生观察到一种现象:许多人对于排便这一日常行为存在诸多误区。一句北方的俗话“管天管地,管不着屙屎放屁”在现代社会似乎有了新的解读。
在宁夏康源肛肠医院,栾志明医生遇到了许多关于便秘的病例,有些情况甚至超乎他的想象。有些患者长期便秘,肠道内积聚大量粪便,导致肠道过度扩张,甚至挤压腹腔内的其他器官。面对这样的情况,医生往往只能采取手术来解决问题,切除部分肠道。对于这种情况,医生既感到同情又感到无奈,为何患者要等到情况严重到无法挽回时才来就医?
有一位大伯的例子让人印象深刻。这位大伯多年来受到便秘困扰,一开始使用开塞露还能见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渐减弱。长期依赖开塞露导致提肛肌缺乏锻炼,最终失去正常的开关功能。无奈之下,大伯接受了造瘘手术,在腹部开口,挂上粪袋,以便排出大便。
栾志明医生指出,便秘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医学上主要将慢性便秘分为三类:首先是“反应差”,与大肠功能紊乱、传导失常有关;其次是“出口不畅”,即排便通道受阻;最后是混合型。排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直肠和盆底肌肉的协同作用。许多肛肠疾病、泌尿外科和妇产科疾病都与盆底功能有关。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现在的便秘问题往往与盆底功能有关。孕产妇是典型代表,怀孕和分娩过程可能导致腹直肌和盆底肌肉松弛,容易引发便秘。专家建议,产后恢复不仅要收腹,更要注重盆底的修复。
这些生动的例子和深刻的见解,让我们重新审视那句俗话“管天管地,管不着屙屎放屁”。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身体健康,了解并预防便秘等常见疾病。毕竟,身体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通过深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避免陷入“屙不了屎”的困境。除了孕产妇,现代人因久坐不动、缺乏锻炼,腹肌和盆底肌力量薄弱。盆底肌是一个听起来有些抽象的名词,该如何锻炼呢?栾志明院长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进行锁肛运动。这种运动要求收缩肛门3至5秒,然后放松同样长的时间。开始时,可以重复10至15次为一个单位运动量,每天进行三次。坚持这样的锻炼,有助于改善便秘问题。
关于便秘的其他方面,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除了常见的因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的便秘外,心理因素也是一大原因。很多人误以为只有每天排便一次才是正常的,实际上,医学上对便秘的定义是每周排便次数少于三次或每日排便量少于30克。三天内有一次排便,或一天内排便不超过三次,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
有些人因为过度关注排便,在没有便意时也习惯坐在马桶上,这会给参与排便的肌肉一种错误的信号,导致肛门与直肠在排便时的不协调。这就像自动门一样,当人们走过去时,门会自动打开;但如果你故意挡住门,门就会困惑于应该关闭还是打开,长此以往就会“失灵”。宁夏康源专家建议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不要在无便意时过度蹲坐。
面对便秘问题,很多人尝试各种土办法,如吃香蕉、喝酸奶、吃蔬菜和粗粮等。由于每个人的便秘原因不同,这些方法的效果也会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尝试喝通便茶,但一些通便茶含有蒽醌类成分,长期食用可能会破坏肠道功能,加重便秘问题。宁夏康源肛肠医院专家建议,面对便秘问题,选择专业的诊疗才是明智之举。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身体的微小不适。身体的健康需要我们时刻关注。便秘问题虽小,却可能是身体其他健康问题的信号。我们应该重视身体的变化,及时就医,保持身体健康。我们也要学会放松心态,不要过度焦虑,因为心理因素也是影响便秘的重要因素之一。(免责声明:转载自网络,旨在传递更多信息。文中观点为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站无关。本站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