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咋吃更健康?食药总局发话了!
当前正值小龙虾的消费旺季,食药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享用小龙虾美食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购买小龙虾要选对渠道。务必选择正规商家购买,不要自行捕捞野生小龙虾,以免因不明来源而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烹饪小龙虾时需注意卫生与熟透。在烹饪前需仔细清洗,确保烹饪过程足够长,以烧熟煮透。避免加工死亡或感官异常的小龙虾,同时避免食用小龙虾的头和内脏。在外就餐时,选择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馆,并索要发票或收据以确保食品安全。
适量食用,多样搭配。一次食用小龙虾不宜过量,应增加食物多样性,确保营养均衡。
如进食小龙虾后出现身体不适,如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食物摄入情况。
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来说,更是要严格把关。要确保小龙虾新鲜合格,来源正规合法。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
关于小龙虾的食用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去头剥皮”。由于小龙虾主要在水域中生活,可能会摄入一些重金属。但研究发现,这些重金属主要集中在虾头部位,因此食用时最好去除虾头和外壳,只食用虾肉,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购买小龙虾时也要注意辨别。在正规渠道购买的小龙虾,个头均匀、颜色红亮、腹毛和爪毛干净。而野生小龙虾则个头较小,头部较大,壳厚肉少。在餐馆食用时,如果小龙虾的尾巴是直的,那可能是死虾,不宜食用;若是弯曲的,则是活虾,可以安全食用。
提醒消费者注意烹饪方式。尽管小龙虾本身可能没有问题,但烹饪方式不当可能会带来食品安全风险。尤其是街边小摊的快炒小龙虾,由于烹饪时间短,可能无法完全杀死肺吸虫幼虫,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建议消费者选择长时间烹饪的麻辣小龙虾,以确保食品安全。
在享受小龙虾美食的消费者应注意以上几点,确保自己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