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疫苗预防猴痘有效率约为85%
近期,英国、美国、葡萄牙等多个国家纷纷报告人感染猴痘病毒的确诊或疑似病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猴痘病毒?其传播方式又是什么呢?是否会导致大范围传染病爆发呢?今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番。
猴痘病毒是一种典型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这种病毒的DNA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与曾经肆虐全球的天花病毒有着密切的关联。猴痘病毒这一名称的由来颇为有趣,它最早是在一群研究用的猴子中发现的“痘状”传染病而得名的。自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宣布人类彻底消灭天花以来,猴痘病毒逐渐成为对公共卫生影响最大的正痘病毒之一。
猴痘病毒的天然宿主可能是啮齿动物而非猴子。在非洲大陆,松鼠、冈比亚鼠等不同种类的动物都有感染猴痘病毒的可能。猴痘病毒主要在西非和中非地区流行,许多国家的病例报告都集中在这一区域。比如刚果(金),该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就不断有人感染猴痘的病例报告。据统计,刚果(金)在2020年报告了超过六千例人感染猴痘病例,而在随后的2021年也有超过三千例的报告。这些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但也说明了猴痘病毒在某些地区的严重性。
值得注意的是,非洲大陆之外的猴痘疫情也时有发生。例如,美国在2003年就出现了数十人感染的病例,其传染源可追溯到从非洲加纳运来的冈比亚鼠和睡鼠。近年来以色列、英国、新加坡等国家也在来自尼日利亚的旅客中发现了猴痘病毒感染者。这些病例的出现提醒我们,猴痘病毒的传播已经跨越了国界和大陆,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猴痘病毒的防范和应对工作。尽管当前猴痘病毒的传播仍以特定地区为主,但随着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传播范围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我们也要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猴痘病毒的认知水平,引导大家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