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失调性不孕症
[导语]月经失调性不孕症,困扰着许多夫妇,成为了妇科领域中的常见疾病。《妇科切要》中早有论述:“妇人无子皆因经水不调”。七情内伤、六淫外感或气血偏盛、阴阳失衡都可能引起经水不调,进一步导致孕育无望。
古人云:“求子之道,必先调经。”调经之关键在于补足脾胃以滋养血之源,同时养护肾气以安血室。若冲任调和,经行规律,则孕育有望。这一病症涵盖了现代医学中的多种原发和继发性不孕病变,如附件炎、输卵管狭窄等。
对于患者而言,经期可能出现多种异常现象。有的经期提前或推后,有的数月一行或一月数次,甚至闭经。经量也可能或多或少,经色或淡或紫。还可能伴随着经行腹痛,或在经期前后出现腹痛。可能伴有附件炎、输卵管包块、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内膜炎等疾病。
在古人的观念中,男子的生育能力主要取决于精,女子的生育能力则取决于血。男子补肾为要,女子调经为先。肾作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化血,是生殖之源。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云,男女的孕育能力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对于妇女而言,经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血能搏精,则胎孕可成。不孕的原因不仅在于肾气虚衰,还与冲任损伤有关。其表现均可见经血不调。正如王肯堂所言,“妇人无子者,其经必不调。”调经之法必须审慎。
在调经的过程中,我们需深入理解妇人的病因。妇人所重在血,欲察其病,只需观察其经候。真阴之病会导致多种月经异常现象,如经水先痛而后行,或先行而后痛等。真阴既病,则可能导致阴血不足不能育胎,阴气不足不能摄胎。月经准期是生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调经之法需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对于虚症需补之,郁症需疏之,寒症需温之,热症需清之。如此才能使月经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怀孕的目的。在整个过程中,命门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摄育之权的总枢纽。只有在命门的调控下,月经才能如期而至,生育的机会才会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