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别喝冰水!4步骤安全降温
随着清明扫墓季节的来临,医师针对近期气温飙升的现象提醒民众,尤其是在扫墓时,由于墓地屏蔽物较少,容易受到阳光的直接曝晒。大家应做好防晒措施,避免在阳光下暴露超过15分钟,可携带遮阳伞或者寻找树荫等阴凉之地避暑。多喝水以调节体温,以防中暑。
热中暑是因为体温调节能力失衡、排汗功能异常无法散热所导致。轻微中暑的症状包括脸色发红、口渴、头晕、恶心、心悸、四肢无力等。在扫墓过程中若出现这些症状,千万不要喝冰水或泡冰水。因为过于寒冷的水可能会导致全身血管收缩,使皮肤表面水分难以蒸发,不利于散热,甚至可能引发心律不整。
当遇到中暑情况时,应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垫高头部。对于意识清醒的病人,可以适量补充常温的水和盐水;若病人失去知觉,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则不可再给予水分。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帮助他们坐起或侧卧,避免呛到。
正确的急救方法是使用常温的水为病人擦拭身体,特别是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以帮助降温。使用冰水袋进行局部冰敷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切记不可直接将病人浸泡在冰水中。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热伤害的发生,民众还应注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停留。当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超过41.1℃并伴有昏迷、抽搐等神经功能异常症状时,即为“热中暑”。还有一种更为常见的热伤害叫做“热衰竭”,其发生机率比“热中暑”更高。热衰竭通常是由于高温环境导致水分和盐分的过度流失所致,症状包括身体疲倦、软弱无力、皮肤湿冷等。
在清明扫墓或其他高温环境下的活动时,我们不仅要做好防晒措施,还要关注身体的状况,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一旦出现中暑症状,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帮助患者恢复。这些知识的普及对于预防和处理热伤害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并正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