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原创性硬核成果铸就“健康坚盾”
谱写新时代的科技华章福建省在疫情防控中的科技力量与创新实践
随着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提出,我国正坚定走向科技自立自强,以创新为引领,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和引领性的科技攻关。在此背景下,福建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展现了其在疫情防控中的科技力量与创新实践。
新冠疫情的爆发,为福建省提供了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舞台。防疫需求为导向,福建省瞄准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迅速动员全省科技资源和力量,开展应急科研攻关。在这个过程中,医药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被充分激发,围绕临床诊疗技术、疫苗药物等多个领域持续创新。
多项硬核科技成果在此期间诞生。如全国首套“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已在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全国首台“超大功率深紫外LED便携消毒仪”已在冷链物流等领域广泛应用。不仅如此,全球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鼻喷新冠肺炎疫苗”也在多个国家开展海外Ⅲ期临床试验。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福建省正全面对标疫情防控需求,着眼于公共卫生领域的差距、短板和弱项。为此,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创新产品研发,从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到常态化疫情防控产品的供需匹配,福建省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在科研立项机制上,福建省已安排经费支持企业加快研制疫情防控产品,并根据技术需求继续发布应急攻关定向项目申报指南。在常态长效机制方面,福建省强化科研攻关并完善工作方案,设置多个小组构建省、市、县三级科技系统科研攻关统筹协调机制。为了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福建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强部门联动,建立科研和临床试验对接合作机制。
未来,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紧密结合,聚焦“四大经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造国家区域创新高地。在这场科技与疫情的较量中,福建省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科技创新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