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张汤墓「西北政法大学拜张汤」

健康养生 2025-04-07 20:09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了《史记酷吏列传》中记载的西汉御史大夫张汤的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西北政法大学南校区。因闲暇之余,出于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深崇敬,我决定亲自前往探访。

关于张汤,这位西汉御史大夫,在参观之前,我对他的故事已略有了解,主要来源于《史记酷吏列传》。当我来到张汤墓遗址陈列馆时,一位热情的小姑娘主动过来要为我介绍展板内容,但我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选择静静地自我欣赏与思考。

我深入阅读了张汤审鼠的故事,发现我的观点有所改变。我不再关注张汤如何审鼠,而是被他在审完老鼠后写下的那份判词所吸引。这份判词让他身为长安丞的父亲大为震惊,从此开始悉心培养他,为他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每个人的历史情怀都会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当我沉浸在这个故事中时,特别是当我在思考如何实现子承父业这一话题时,张汤的历史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家庭的熏陶、个人的天赋努力以及时势政局的要求,共同成就了这位与众不同的张汤。

张汤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他精通律令典章,长期履职刑曹。他撰写的《越宫律》二十七篇,与汉初萧何的《九章律》、赵禹的《朝律》及叔孙通的《傍章律》并称为“汉律六十篇”。这些著作奠定了汉代律令的基本风貌,对汉代立法、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治国策略中,张汤作为将“经义决狱”实践化的重要司法官,推动了中国古代法制进程。

不同于武则天时期的周兴、来俊臣等以整人为目的、随意罗织罪状的整人专家,张汤展现出了不同的风貌。他担任廷尉时,朝廷每有政议,总会派遣他到民间去了解情况。史书在评价他的酷烈的也提到了他“推贤扬善”的优秀品格和为官清正俭朴的优良作风。他虽然因为用法严酷而担任了九卿之职,但在施政过程中始终能以法律为辅助工具。

汉武帝时期,加强集权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巫蛊案实现的。其中,张汤主审了多起重大巫蛊案,如皇后陈阿娇的案子,清理了长公主的势力,扶持了卫氏外戚。他还在卫青死后清理了卫氏外戚,扶持了李氏外戚;太子刘据谋反案更是彻底清除了卫氏外戚和太子势力。张汤在承办这些大案后,被任命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他的影响力如日中天,太史公甚至用“丞相空占位,天下事皆决于汤”来形容他的受宠程度。

当一个人达到极致的宠信时,也是他走向衰落的时候。张汤被三长史诬告,虽然武帝派了八批使者诘问,他都坚决否认。他的命运如何,历史已为我们做出了深刻的注解。在历史的长河中,张汤的名字如同一道独特的风景,他的故事令人震撼,他的传奇更是令人敬仰。

当皇帝委派的好友赵禹再次审查他时,他明白了武帝的意图,选择了以死明志,自杀谢罪。张汤的一生,清正廉洁,家中产业不过五百金,皆是皇帝赏赐。他的兄弟子侄想为他厚葬,然而他的母亲却认为他蒙受恶言诬告而死,无需厚葬。只用简单的棺材,将他安放于世间。

张汤的历史影响深远,他的事迹不仅仅是一段传说。站在张汤世系图前,仿佛可以串联起武帝朝、昭帝朝、宣帝朝的历史脉络。他的子孙在历史舞台上也有着杰出的表现,长子张贺曾在狱中保护收养过汉宣帝刘询,次子张安世更是以谨慎周密著称,官至大司马,执掌国家机要。张汤的后九世中,多人位列三公,皆以廉洁奉公受人尊敬。

2002年,张汤墓在西北政法大学南校区被发掘,让人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我们在回顾张汤、商鞅等人的历史时,不应仅仅关注他们作为酷吏的形象,更应看到他们那一腔热血、有理想、实干的品质。他们在国家的强盛发展上,也曾付出努力和心血,甚至生命。

陈列馆内的介绍虽然有些简洁,但这位先贤圣哲的遗迹能够在这里被重新记起,已经足以让人心生敬意。张汤在《汉书》中的记载显示他重视培养精通儒学的法律人才,这种重视人才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位于西北政法大学内的张汤墓遗址,虽然简朴,但有众多的法律学子在这里学习、成长,这是对张汤最好的致敬。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学习法律知识,传承张汤的精神,让张汤的故事和传奇得以延续。

张汤的一生虽然充满曲折,但他的传奇故事和品质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他的墓遗址虽然简朴,但他的精神将永远陪伴着一代代的法律学子。让我们铭记这位先贤圣哲,铭记他的品质和传奇。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