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食用有风险 夏季谨慎菌菇中毒

健康养生 2025-04-05 07:00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夏季,雨水丰沛,野生菌菇在这个季节里蓬勃生长,迎来了它们的旺季。这也同样是菌菇中毒的高发季节。云南地区,近期不断有野生菌中毒的事件报道,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野生菌菇,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营养,适量食用对健康大有裨益。如何确保安全食用,避免中毒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各界对野生菌中毒宣传力度的增强,按理说野生菌中毒人数应该逐年递减。事实恰恰相反。据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的统计数据,野生菌中毒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5至9月份是野生菌中毒的高峰期,急诊科几乎每天都能接到数起中毒事件。

大多数中毒者都是昆明当地的居民,以家庭为单位中毒的情况较为普遍。中毒原因多是由于烹饪不到位或者食用过多所致,程度较轻,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也有一部分中毒者是因为误采误食了有毒的野生菌而导致,严重者甚至因为进食不明杂菌而出现多器官损伤,病死率极高。

云南的野生菌资源极为丰富,大约有300多种菌类,但能食用的仅有三四十种。由于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很多有毒的菌类很容易因为误识而误食中毒。其中,红网牛肝菌、亚稀褶红菇、豹斑毒伞、白毒伞等是常见的有毒菌类,尤其是白毒伞和毛柄白毒伞,引起的中毒死亡率极高。

野生菌中毒的症状与毒菌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以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以及内脏损害型。中毒者可能经历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幻视、幻觉等。如果是误食有毒菌类,还可能引发肝、肾、脑、心等内脏损害,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在享受野生菌美味的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注意识别有毒的野生菌。在食用前要确保菌类无毒,烹饪时要烧熟热透,避免误食。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医护人员也应提高警惕,遇到类似症状的病人,尤其是夏秋季节一户或数户发病的情况,应考虑是否为毒菌中毒,以便及时救治。

在这个美味的季节里,让我们在品尝大自然馈赠的也保护好自己,警惕菌菇带来的安全隐患。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