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汤补身虽好但是要注意这些
关于汤泡饭与喝汤的小知识
许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为了节省时间或满足口感上的喜好,常常选择将汤与饭结合,制成汤泡饭。甚至有些父母也会以此方式喂养小孩,认为经过汤泡的饭更松软,易于下咽和消化。这样的饮食习惯真的科学吗?
实际上,汤泡饭虽能带来一时的便利,却可能对我们的消化系统造成负担。食物需要经过牙齿的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淀粉酶才能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进行初步的消化。而汤泡饭不经咀嚼就直接进入胃部,这无疑增加了胃肠的负担,食物中的养分也不容易被完全吸收。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胃病的出现。
再来说说喝汤。许多人喜欢喝浓汤,但却忽略了汤渣中的营养。实际上,浓汤中的肉类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大部分蛋白质仍留在汤渣中。只喝汤而不吃渣,无异于舍本逐末。喝汤的温度也需格外注意。口腔、食道、胃黏膜能接受的最高温度为60度。温度过高则会造成黏膜烫伤,甚至引发消化道黏膜损伤。
关于喝汤的时间,也有讲究。俗话说得好,“饭前喝汤,苗条又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饭前先喝几口汤,可以润滑口腔和食道,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有利于食物的稀释和搅拌,促进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饭前喝汤还能增强饱腹感,抑制摄食中枢,降低食欲。至于早、中、晚哪一餐更适合喝汤,有专家指出午餐时喝汤吸收的热量最少,而晚餐则不宜喝太多的汤,否则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慢慢喝汤也是健康的做法。营养学家指出,如果延长吃饭的时间,就能充分享受食物的味道,提前产生已经吃饱的感觉。喝汤也是如此。慢速喝汤能给食物的消化吸收留出充足的时间,让我们在恰到好处的饱腹感中停止进食。而快速喝汤则可能导致摄入的食物超过所需量。
汤是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但我们在享受其美味的也要注意科学的食用方法。希望这些小贴士能对您有所启发,祝您在这个冬天身体健康,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