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增殖 找肺癌最佳治疗法
肺癌:寻找最佳治疗方式的基因奥秘之旅
肺癌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好消息是,全民健康保险已经开始给付肺癌的标靶治疗药物,从六月开始,所有患者都有机会获得这种治疗。并非所有病患都适用标靶药物,有的患者服用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研究院、台湾大学以及台中荣民总医院联手合作,希望通过研究基因增殖状况来确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
这项研究成果最近刊登在权威学术期刊《临床肿瘤期刊》上,并且从五月开始,已经通过医药国家型计划进行为期三年的临床试验。台大医学检验暨生物技术学系副教授俞松良预测,如果一切顺利,最理想状况下,大约五年后这一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
俞松良博士指出,肺腺癌病人体内的一种关键蛋白质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突变情况对于治疗选择至关重要。在台湾的肺腺癌患者中,半数以上的病人体内的EGFR会发生突变,这部分患者可以采用标靶药物治疗。而对于没有突变的病患,医生则推荐化学治疗。
即使是EGFR突变的病人中,仍有20至30%对标靶药物的反应不佳。对于这部分患者,使用标靶治疗可能只是浪费时间和金钱。为了更精准地确定哪些患者适合标靶治疗,研究团队从患者的第7p染色体上选取了六种具有代表性的基因进行比较。他们发现,如果其中有三种以上基因大量增殖,那么使用标靶药物的疗效就会较差,这类肺腺癌患者在发生五年后的存活率甚至可能低一半。
这项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篇章,使我们能够在复杂的医疗决策中考虑更多的个性化因素。俞松良表示,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精准地确定哪些肺癌患者不适合标靶治疗,从而及早让患者及其家属考虑其他治疗方式。这对于改善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为未来的肺癌治疗提供了一个充满希望的路径。让我们拭目以待这项技术在未来几年内的进展和临床应用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