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相关基因变异揭示
近日,英国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代谢》杂志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论文,揭示了与严重儿童肥胖紧密相关的一种全新遗传机制。这一机制的根源在于一个与饥饿控制紧密相关的基因表达异常,进而导致基因重排,而这在多数常规的肥胖基因检测中是无法被检测到的。
研究的核心在于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的激活基因,它位于我们的大脑下丘脑中,主要功能是激发饱足感或者抑制饥饿感。任何对MC4R激活或其功能发挥产生干扰的变异,都可能引发持续的饥饿感,并与儿童期的肥胖问题紧密相关。
德国莱比锡大学的科研团队通过深入研究一位患有严重肥胖的女孩的组织样本,发现了一个名为刺鼠信号蛋白(ASIP)的特定基因。他们在多种细胞中发现了这一基因的高水平表达,包括脂肪细胞、白细胞以及由个体细胞重新编程产生的下丘脑样神经元。通过遗传分析,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染色体的重排现象:一个ASIP基因被放置在一个启动子的旁边这是驱动基因表达的DNA区域。这种现象解释了为何该基因会在各个组织中持续高水平表达。这种已经确认的染色体重排性质,也意味着常规的肥胖遗传检测很难发现它。
更进一步的表明,ASIP基因会抑制MC4R的激活。在下丘脑细胞中,ASIP的异常表达可能为肥胖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释。研究团队在超过1700名肥胖儿童的队列中特别搜索了这一重排现象,并成功识别出4名携带者,其中3人的ASIP表达过高。这一观察结果与肥胖遗传小鼠模型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ASIP基因异常表达与肥胖之间的关联。
虽然这一发现为理解肥胖问题开辟了新的道路,但研究团队仍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需要在更多患者队列中进行额外的定向筛查,以确认这一基因重排的频率。尽管在分离细胞中的实验支持他们的模型,但要确定地将这一基因重排与人类的肥胖问题相关联,仍需要在人类和动物模型中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研究领域充满了挑战与希望,未来有望为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提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