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吕洞宾的典故是怎么来的(故事由来)
在蓬莱仙境中,有一座别样的馆舍,名为别馆。那里道路铺就的并非寻常的石砾,而是满地的黄金。这里,常设美酒,待客满杯,犹如春日暖阳下的药炉旁,生机盎然。这是吕洞宾的世界。
吕洞宾,一个名字在《全唐诗》中留下了二百余首诗词的痕迹。他是一位诗人,一位养生家,更是道教全真派的祖师。在民间,他被誉为八仙中最著名的人物,流传着无数关于他的故事。
关于他的身世,有两种传说。一种说他本是唐李氏后人,因武时期的政治变动,他携妻子隐居到中条山的九峰山碧水丹山之间修行,改姓吕。另一种传说,他出身官宦之家,自幼好学,被地方称为“神童”。三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却在民间传说中留下了丰富的足迹。
在小说《八仙得道传》中,吕洞宾持法宝“布画”收降哮天犬。他心生慈悲,担心哮天犬被化成灰,却反被咬一口。由此,“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典故在民间流传开来。
在未得道之前,吕洞宾曾有一个名叫苟杳的朋友。苟杳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吕洞宾心存善念,将他接到家中一同学习。一日,林家欲将妹妹许配给苟杳。吕洞宾担心婚姻会影响苟杳的学业,但苟杳懵懂于此,便答应了这门亲事。新婚前三日,吕洞宾与林家妹妹一同陪伴苟杳读书,虽被误解,但最终赢得了金榜题名的成果。苟杳赴任他乡,吕洞宾的家却遭遇火灾,只能栖身茅草屋。想起对苟杳的恩情,他决定求助。苟杳并未直接相助,吕洞宾心生疑惑。后来,房子被盖好,棺材送到,声称吕洞宾已死。打开棺材,满是金银,还有苟杳的信:“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如梦初醒,恍然大悟。
自此,“狗咬(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俗语在民间传开。
内容由作者仓筹提供,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指定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