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我国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
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化,构建群众就医新格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民健康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从的报道来看,我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为群众看病就医带来了更高的获得感。
所有的省份、85%的市、69%的县已建立了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国7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已接入此平台,实现了医疗服务信息的互通共享。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完善的医疗健康信息化网络,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更是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成为可能。在山东,电子健康卡的发放、线上惠民便民服务的开展,都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我国还注重线下服务的人性化,合理保留传统服务窗口,并优化网上预约挂号、网上问诊等相关技术与服务流程,尽力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医疗行业的融合,为我国医疗健康信息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全国31个省份开展的“5G+医疗健康”创新试点项目,以及在多地开展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和社会治理实验,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医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抗疫成为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工作,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查询服务。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应用,让基层医疗机构更好地发挥了“网底”作用,当好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如今,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正在改变患者的就医习惯。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为例,互联网诊疗的就诊人次占门诊总量已显著增长,医院为患者提供的线上便民惠民服务措施也越来越多,人均等候时间明显缩短。
全民健康信息化不仅提高了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也标志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医疗健康信息化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