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有黑斑,吃了会中毒?
网络传闻中,人们常常对地瓜上的黑斑心生疑虑,担心食用后会引发健康问题。那么,黑斑地瓜真的有毒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解答。嘉义农业试验分所主任赖永昌对此进行了深入。
网络上流传的说法中提到,地瓜的黑斑可能是由黑斑菌感染导致的,进而产生蕃薯酮毒素。但赖永昌主任明确表示,番薯酮是黑霉病的症状,且只在中国有记录。在台湾,地瓜主要的病害是软腐病,而非黑斑病。一旦地瓜感染软腐病,短短几天内就会出现黑斑、变软、发臭、腐烂等现象,这样的地瓜是不能食用的。农民在采收地瓜时,会避免采摘染病的地瓜,更不会将其出售到市场。
除了上述病害导致的黑斑外,地瓜在采收过程中,块根之间的碰撞也会形成黑斑。这些黑斑是由于地瓜中的乳汁(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质)与空气中的氧结合而形成的,对人体并无不良影响。地瓜在加工过程中会进行“愈伤”处理,即将地瓜放置于特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下,使伤口形成黑色木栓层,就像人体皮肤受伤后的结痂一样,这种处理可以防止病原菌的侵入并延长地瓜的储存时间。这种处理过程中形成的黑斑也是安全的。
新光医院营养师夏子雯也为我们介绍了地瓜皮的益处。地瓜皮中的蛋白多糖体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保持血管弹性,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食用地瓜时,不妨连皮一起吃。
那么,如何选购和保存地瓜呢?赖永昌主任建议,消费者在选择地瓜时,应尽量选择外观完整、无伤口的地瓜。如果地瓜外观发皱,可能已经不新鲜了。地瓜应放置在通风冷凉处保存,避免放入冰箱冷藏,因为冷藏可能导致地瓜腐烂。最好在购买后的两个星期内食用完毕,以确保地瓜的新鲜和安全。
网络上的传言并不完全准确。黑斑地瓜并不一定意味着有毒。只有了解了真相,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下次看到带有黑斑的地瓜时,不必过于担心,只要了解清楚其来源和形成原因,就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