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 操纵业绩
近年来,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针对上市公司“操纵业绩”行为,构建了一套严谨而全面的监管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层次丰富,而且成效显著,通过一系列典型案例的查处,形成了有效的震慑。
一、监管机制与手段的创新
深交所的监管机制堪称全链条式,涵盖了提醒警示、风险监测、调查追踪以及违规处分等多个环节。在年报披露前,深交所会向会计师发出风险提示函,特别关注商誉减值、突击交易等问题。对于拟IPO的企业,深交所实施了“申报即担责”的原则,严格查处那些“一督就撤”的行为。对于滥用会计政策、虚构交易等行为,深交所也会采取公开谴责、市场禁入等处分措施。
二、典型操纵手法的揭示与案例剖析
上市公司操纵业绩的手法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有滥用会计判断、非公允交易和虚假交易链条等。例如,有的公司通过低估退货率来操纵收入,有的则通过关联方以超百倍溢价转让子公司股权,虚增资本利得。更有企业系统性虚增收入,最高年份虚增比例高达75%。这些案例都被深交所查处,并予以公开曝光。
三、监管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深交所对业绩操纵类案件的查处力度在不断提升。2024年,全年办结案件32件,其中信息披露类违规占比45%,财务造假相关案件占信披类案件的近三分之二。对于上市公司的“关键少数”(董监高)以及第三方配合造假的机构,深交所也给予了超过数千万元的处罚。这些数字不仅体现了深交所的监管力度,也证明了其监管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深交所成功地压缩了业绩操纵的监管真空,为投资者营造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这样的环境对于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种最大的保障。同时也让其他市场主体看到,任何对业绩的操纵行为都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这不仅是对这些企业的警示,也是对整个市场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