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现非洲猪瘟肉制品
2021年越南进口肉制品风波
警钟再次敲响,台湾在肉制品进口领域遭遇重大考验。在枕戈待旦之际,一起自越南进口的肉制品事件在2021年8月掀起波澜。据台湾当局证实,一批涵盖香肠、火腿、月饼等在内的肉制品,在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后,部分产品已流向全台多地。这起事件始于警方接获举报后展开调查,揭露涉案肉制品通过空运入境,并由邓姓女子负责分销至各地越南杂货店。
涉及地区广泛,包括基隆、新北、桃园、新竹县等十二个县市均受影响。产品类型多样,从香肠、火腿到肉松、肉条及月饼等无一幸免。病毒溯源调查结果显示,涉案肉制品自越南某公司从2021年1月起持续输入,经由邓姓母女之手分装销售至各地。随着调查深入,邓姓母女因涉嫌私运管制物品进口和擅自输入禁止检疫物被羁押。台湾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对此表示担忧,阳性样本比例之高显示非洲猪瘟病毒威胁已迫在眉睫。
回望历史,台湾曾遭遇类似风波。早在2018年,金门“小三通”弃置箱中的大陆双汇香脆肠就曾检出非洲猪瘟病毒。这一事件引发对台湾海关查验疏漏的质疑。面对历史关联案例和当前严峻形势,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入境管控和对违规携带肉制品入境者实施高额罚款(最高30万新台币)。同时针对空运快递量激增导致的查验疏漏问题,当局表示将优化流程以防范风险。
这起事件不仅是对台湾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严峻考验,也暴露出跨境肉制品和病毒防控上的挑战。相关案例更是反映出非洲猪瘟疫情对区域食品安全的长远影响。这不仅需要台湾当局加强监管和防控措施,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同应对全球食品安全挑战。在此背景下,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将持续上升,对进口食品的监管和检测要求也将更加严格。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食品安全,保障民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