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回应小米卖一辆车亏6万多
小米汽车:初创之困与未来展望
近日,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公开承认,小米汽车在2024年第二季度每售出一辆SU7车型,将亏损约6万元。雷军强调这只是初创投入期的正常现象,他坚信:“造车之路固然充满艰辛,但成功的那一刻必定炫酷无比。”
深入亏损背后的原因,我们发现这一现象主要源于规模效应尚未形成。小米汽车在2024年的交付量仅为13.69万辆,尚未达到汽车行业的规模经济阈值。SU7作为纯电轿车,电池成本占比显著高于其他车型,也是导致亏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为了拓展市场,小米汽车还采取了战略定价策略,最低配车型甚至以低于成本价5000元的价格销售,这种“亏本抢市场”的策略无疑加剧了短期内的财务压力。
这一策略也引发了一些行业内的争议,有车企高管批评这是“倾销”。极越汽车随后对此言论进行了澄清,表示并不代表公司立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亏损压力,小米汽车在2025年的毛利率已经提升至行业领先的23.2%。财报显示实际单车亏损已降至4.53万元,表明小米汽车正在逐步走向盈利之路。
时间来到2025年6月,小米汽车的月交付量已经达到2.8万辆(SU7+YU7)。对于当前的亏损状况,雷军表示这是“产能极限而非市场极限”,他预计随着SUV车型YU7的量产,财务状况将进一步改善。小米汽车正在稳步推进中,虽然面临短期内的亏损压力,但长期前景依然充满希望。雷军的信心来自于对汽车行业的深刻洞察和长远规划。他明白初创企业需要经历投入期,而这一阶段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随着未来技术突破和市场扩张,小米汽车有望逐步实现盈利目标。随着新车型的推出和市场定位的调整,小米汽车将不断提升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尽管当前面临挑战,但小米汽车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