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怎么办 唐记华 3方面入手拥有好睡眠
世界睡眠日:美好睡眠,关键在心境平和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定为“美好睡眠,放飞梦想”。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睡眠障碍的困扰。人们对睡眠问题的认识却远远不足。了解睡眠的科学知识,提高睡眠质量,成为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一环。
影响睡眠的因素众多,其中心理因素尤为关键。要想改善睡眠,心境平和是核心。生活规律、创造优质的睡眠环境、正确的睡姿,都是实现美好睡眠的重要途径。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的心理专家唐记华主任指出,高质量的睡眠能让人精力充沛、身体健康、心情愉悦。相反,像睡前喝浓茶、看电视和小说、剧烈运动等不良习惯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加速皮肤衰老、引发疾病等。
唐主任进一步解释了睡眠障碍的生理机制。人的神经系统复杂,大脑皮层细胞的活动可以简单归纳为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的平衡,使人能在日间保持清醒,夜晚进入睡眠状态。现代科学证实,睡眠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部的主动过程。当睡眠中枢发放冲动时,会与保持人体觉醒状态的上行激活系统相互对抗,调节睡眠与觉醒的转化。
胡海文主任则重点介绍了心理因素对睡眠的影响。由于怕失眠的心理,刺激了脑细胞的兴奋,导致无法进入抑制状态,使人更加失眠。他还提醒打呼噜的老年人,打呼噜可能是呼吸不畅的表现。如有呼吸暂停、憋气等情形发生,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因为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严重的缺氧,诱发多系统疾病,甚至导致猝死。
胡主任建议长期打呼噜的老年人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如果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0%,一般问题不大;但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尤其是中度或重度缺氧,则应及时治疗。对于血氧饱和度正常的打鼾老人,可以适当调整睡眠姿势,如侧睡,避免舌根后坠加重气道狭窄。控制体重也是减轻打鼾的一个有效方法。
唐记华主任建议从多方面入手改善睡眠质量。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床要舒适,窗帘遮光效果好,同时做好门窗的密封工作,避免噪音干扰。在干燥的季节里,卧室放一个加湿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同样重要比如避免睡前过度兴奋的活动保持愉悦的心情等等都是实现美好睡眠的关键。
在这个世界睡眠日让我们一起努力追求美好睡眠放飞自己的梦想。记住美好的睡眠不仅仅是一种生理需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保持高质量睡眠:生活习惯与环境同样重要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是否曾因口渴而难以入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不妨在床头放上一杯水,这样即便在深夜口渴,也无需起身寻找水源,轻松保持睡意。
对于睡眠,除了这一小技巧,还有许多细节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必须明白,中枢神经兴奋的药物如咖啡、浓茶、巧克力以及酒精并不是帮助我们入睡的良伴。有些人认为少量饮酒可以帮助更快入睡,但实际上,酒精降低睡眠质量,导致人们在酒醉后的第二天醒来时感到疲惫不堪、头昏沉沉。
要想拥有好的睡眠质量,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每天按时上床入睡和起床,让生物钟逐渐适应这样的作息规律,自然就能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状态。
第二,不要勉强自己入睡。如果在床上躺了超过三十分钟仍然无法入睡,那就起身做些轻松的活动,如阅读、听音乐等,直到感到困倦再回到床上休息。
第三,利用温热水泡脚。这不仅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还有助于放松身心,为良好的睡眠打下基础。
第四,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适当的室温、柔和的灯光、减少噪音以及舒适的床垫,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更快地进入梦乡。
第五,保持适量的运动。每天进行规律的运动对身体有益,而在睡前进行温和放松的活动如泡热水澡、肌肉松弛及呼吸运动则有助于我们放松身心。切记避免在睡前两小时进行剧烈活动,以免影响睡眠。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原创,。如需内容合作或了解更多关于健康的信息,请拨打联系热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