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普惠金融季
一、政策扶持与工具创新助力外贸发展
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迈入新的阶段。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家对外经贸发展的重要支柱,其覆盖面正持续扩大。不仅为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贸易风险保障,更为稳定外贸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于2024年9月提出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的战略决策,旨在培育外贸新动能,这一战略已纳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为中非经贸合作搭建坚实的桥梁。山东等地通过出口信用保险保障外贸出口规模超过千亿元大关,充分展示了政策实施的实际成效。央行适时降准降息,货币政策精准支持稳外贸、促消费的政策导向明显。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完善,解决项目资本金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外贸稳定增长。
二、金融机构专项服务助力外贸普惠发展
金融机构作为外贸发展的助推器,正在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适应外贸发展的新需求。中国进出口银行云南省分行推出的“外贸通”产品,针对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进口项下贷款支持,大大简化了跨境支付流程,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民生银行北京分行通过建立融资协调机制和服务工作小组,实现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系统性提升。进出口银行开展的“百家小微外贸企业保稳提质专项行动”,通过定向支持和跟踪调研等方式,助力企业拓展市场、稳定订单。这些金融机构的专项服务行动,为外贸普惠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区域协同与产业赋能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同和产业发展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山东等地深化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协同发展,通过建立绿色金融评估机制等措施,强化外贸企业金融服务。地方政策鼓励普惠金融与产业融合,推动“保险+期货”等模式创新,降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企业降低成本的同时提供产业化的赋能。大连试点农产品特色保险等举措,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风险管理工具。这些举措形成了一个从政策引导到金融产品创新再到产业落地的完整闭环支持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外贸普惠金融的发展,实现了稳外贸、促增长的目标。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金融机构的专项服务以及区域协同和产业发展的有力推动,共同构成了我国外贸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些举措不仅助力外贸企业稳定订单、拓展市场,更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