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原董事长流泪忏悔
茅台集团前董事长高卫东因严重违纪国法被查处,其案件细节和深刻忏悔在公开报道和专题片中备受关注。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一、违纪违法事实曝光
高卫东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他搞政治投机、攀附权力,热衷迷信活动,甚至通过一系列手段对抗组织审查。在被调查期间,他与商人朋友频繁串供,试图掩盖自己的违纪事实。
他的生活极度腐化,道德底线失守。多次嫖娼、沉溺于不良嗜好,甚至涉及权色交易。他自述“见钱就收,没有底线”,对奢靡生活的追求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连与商人攀比住房都不满足。
高卫东还利用职务之便为商人牟利,收受巨额贿赂。他长期接受商人的免费高尔夫球活动,甚至在相关商人涉案后仍然串供掩盖事实。
二、深刻忏悔与案件结局
高卫东在专题片中痛哭流涕,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悔恨。他意识到随着职务的晋升,自己逐渐迷失了初心,出现了“精神空虚、思想缺钙”的状况。这导致他在行动上的“软骨病”(无底线敛财)和“富贵病”(攀比享乐)。他对抗审查的行为现在看起来“愚蠢可笑”。
2022年5月,高卫东被采取留置措施,同年12月被开除党籍和公职。2024年2月,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他的忏悔被作为典型案例在贵州省反腐专题片《一严到底》中公开披露,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
三、案件影响与警示意义
高卫东案成为贵州省反腐斗争的标志性案例。他的忏悔画面和违纪细节被广泛传播,警示意义深远。这一案件凸显了对“一把手”监督的强化以及对政治纪律的严明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应从中吸取教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初心,不越雷池半步。
高卫东的堕落轨迹令人痛心,但他的忏悔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